课本剧教学:探索小学语文的“实用性”

■马尔康市第三小学校 冯正君

《教育导报》
2024年第59期(总第3954期) 导报三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段话说明,语文教学应指向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就小学语文的“实用性”,笔者认为课本剧教学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课程的“不实用”

小学语文课是为学生生活和发展服务的,这个出发点意味着无论是词语认读、段落理解,还是口头讲述、书面表达的教学,都应为学生适应生活实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小学语文课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实用”的现象。

一是过于强调文学性的阅读与交流,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课程混同于文学文本,将语文等同于语文知识,侧重于表现语言文字的形美、神美和魂美;在讲授课文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识字拼音、读写技巧等方面占用时间较多,忽略了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文明交流和有效沟通等实用性能力。

二是在课程实施路径上,小学语文课虽然在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以驱动性问题或挑战性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进阶式的阅读活动。但这些活动却是为提高分数、保持课堂教学的秩序性而服务,让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不真实、人为建构的虚假情境,呈现出一种理性学习与纯知识传授的固定架构,结果是学生语言体验相对被动,语文知识趋向“封闭”,生活化气息不足,慢慢脱离生活实际。

二、课本剧表演:推进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开放性的“课本剧表演”将语文和美术、信息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相融合,是一种讲故事、演故事的教学策略,允许学生开展想象。重在让读者化身为角色,让学生借“剧本里”的角色与文本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用具体、准确、清晰的语言活动对阅读文本进行再创作,立体展现文本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心理需求,以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从而在实践中把握语言规律,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数字社会背景下,短视频、直播、文本类资讯等成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构成,他们每天受到手机等终端营造的“虚拟世界”的影响。课本剧表演是真实性在场的现实体现,重在对学生进行赋权、重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课本剧表演从自主阅读和创造阅读两个向度去回应学生的学习诉求。学生以读者、作者、二次创作者三重身份,通过文字理解、角色代入、自我思辨、情境想象、戏剧表达等方式探索和介入阅读文本内容,超越时空局限,与文本内容形成双向互动,走进人物内心,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提高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基于课本剧的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

1 .重视生活学习情境,创设阅读交流的场域。

新课标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小学语文学习情境分广义层面的生活情境、中观层面的课堂情境以及狭义层面的知识情境三种。相比较而言,广义层面的生活情境有更为真切的实践价值。教师要重视生活场景的利用和营造,借助多媒体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鲜活的画面和具体化场景,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生活,把学习内容与生活需要相关联。

2 .研习语文知识内容,以任务驱动体验式的学习。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义性,不仅要教会学生成人与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对相关信息进行“剪裁”和“组装”,今后延伸和应用。教师采用故事讲述的教学方法时,可以以阅读文本为中心,聚焦情节、角色、主题、动作、冲突、对话等戏剧元素,解构故事原型,提炼出戏剧场景和线索,设计可供学生参与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课前资料搜集、小组交流、独白表达、剧情创作、想象、补白等方式进行沉浸式思考和自主式表达,对阅读文本实施内容分层和二次开发,提升多文本的阅读认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书面语教育要与口语交际并重,不能忽视经典阅读和基本功培养问题。

3 .演绎真实情境的言语实践,不断与生活对话。

实践性活动是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重要一环。没有身体主动参与的经历,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意义也无从谈起。可以以课本剧系列项目为支架,用角色体验、合作朗读、辨析评价、故事演评等参与方式,将“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指向角色体验和个性表达。同时融合语言训练法、故事创作法、即兴表演法等方法,有选择性地采用教师入戏、墙上的角色、即兴表演、想法追踪、改写续编文本、旁述默剧等具体的戏剧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个体语言实践”中对文本进行补白、创编和演绎,体验角色或故事,强化语言的建构运用。

总之,基于课本剧的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旨在开发以课本剧为重要形态的阅读学习方式,以体验式和立体化的学习方式,整合文学创作、口语交际、资料搜集、活动策划、模拟演讲、排演剧本等阅读学习项目,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精准帮扶专项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中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CJYZX2023-34)成果之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