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并实现人的潜能,如何使内在灵性与可能性充分地生成。”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笔者尝试从“广度”“维度”“深度”三方面入手,从课堂教学的生成出发,探讨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路径。
首先,优化课堂生成的“广度”,教师要助力学生挖掘言语实践能力的潜力,启航深度学习。我们实施“三读三思三写三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经典、读习作、读时文,感知文本;引导学生思文章内容、思精彩语句、思写作特色,体悟文本;引导学生写精彩语段、写个人感悟、写赏析拓展,创读文本;引导学生形成自评习惯,提升小组互评能力,全班选评先进。以“读时文”为例,在导入阶段,每周用15-20分钟向学生介绍本周国内外大事或人物三两例,教师根据情况导入新闻背景或相关新闻,让学生参与评论;在积累阶段,教师挑选如《半月谈》《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各类读物,配合定期的新闻课程,鼓励学生就“新闻联播”“新闻周刊”等栏目做笔记,并集体讨论,这样的训练旨在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新闻盘点阶段,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闻背后的含义,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使学生在面对复杂信息时,能抓住关键、提炼精华,从而在写作和表达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能力和素养。
其次,拓宽课堂生成的“维度”,打通言语实践能力的成长路径,撬动深度学习。教师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言语实践任务,如“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和城市的碰撞与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乡土中国》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有媒体要出一期有关乡土社会的新闻报道,请结合对这本书的理解,向其投稿”,“请你以成都国际诗歌周宣讲人的身份,宣讲成都诗词的城市文化功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成都这座魅力四射的城市。宣讲内容:以成都诗词为例,探寻成都诗词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功能;宣讲形式:文字、图片、访谈、 VCR等;宣讲时间:3—4分钟”,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锤炼学生言语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构建言语实践的成长路径。
最后,提升课堂生成的“深度”,强化言语实践能力的构建助力,实现深度学习。以“家乡文化建设之访谈法学习——以四川化工厂为例调查青白江区工业历史文化与现状”为例,让学生掌握访谈方法,并拟写访谈提纲。教师布置了以下任务:1 .国庆期间去长流河公园、青白江博物馆参观,拍照并制作视频;2 .在长流河公园附近进行街头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川化厂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长流河公园建设的了解、有无好的建议等;3 .提出“访谈”的概念;4 .勾画关键词,推导“访谈”的基本流程;5 .拟写访谈话题。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访谈对象,初步掌握访谈技巧,推导流程,生成“访谈”概念;之后,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修改访谈话题,做好实践准备。整个设计,步步针对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思维培养,不但拓展了师生的教与学行为,让思维走向更深、更远,生成了深度课堂。
课堂的“生成”,彰显的是学科魅力与活力;深度课堂,探索了智慧的奥秘,展示了教学的精髓和创新。在师生寻求幸福学习的过程中,更体现了学科育人的温度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