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叫双龙洞呢?”很快,孩子找到“洞顶蜿蜒着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所以称之为双龙洞。
我继续追问:“什么叫蜿蜒呢?”刚才课件上的画面已印在孩子们脑海中,我猜他们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不能用语言来准确描述。所以,虽议论纷纷,但始终没有人主动举手。
突然,我看到小坤(化名)摇头晃脑,身体做出波浪形的动作,手像一条蛇一样弯弯曲曲,向前缓缓移动,引得周围的同学竞相模仿。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用舞蹈在给“蜿蜒”做注解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赶紧让他上讲台给大家表演表演。小坤摸摸后脑勺,一副茫然的样子,可能是害怕我批评他上课“捣乱”。我拍拍他的肩头,笑着说:“你解释词语的点子可真多,老师发现你刚刚在用舞蹈解释‘蜿蜒’呢?”他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黑板前,他又卖力地扭动起身体来,活脱脱一条爬行的水蛇,孩子们都被他滑稽的表演引得哈哈大笑。我接着说:“谁来描述一下,他刚才的动作?”小李说:“他的表演像海浪一样,起起伏伏的。”小东说:“他身体弯弯曲曲的样子像小路一样……”这下,孩子们明白了“蜿蜒”说的是洞顶的青龙和黄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我又带领孩子们一起回忆了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解释词语的方法,告诉大家,用舞蹈表演也是解释词语的一种方法。遇到不能解释的词语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做一做动作,把动作写下来,这就是在解释词语了。
随后,我又把这种方法联系到写作上,比如,在描写某件事情或画面,不知如何下笔时,也可以做做动作,再提笔去写,这样写起文章来就特别轻松了,而且表达特别准确,孩子们都满意地点点头。我也善意提醒大家,课堂解释词语的动作表演不宜频繁,会影响上课的专注度,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意外的“神来之笔”让我联想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要求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真实的课堂上,这种意外的“插曲”很多,它往往是学生灵动、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最能体现学习的真实情境。如果老师用一双慧眼,能够去捕捉下来,并为课堂教学所用,一定是最利于学生理解的、最能让学生接受的。
其实,课堂遇到问题时,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总比老师想到的要好,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契合自己的习惯和实际。于永正说,教了4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儿童,我想正是这个道理。本案例中,我让孩子上台表演,不光解释了词语,也拉回了学生的注意力,远比查字典和生硬的解释有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想,教师就是要随时发现并利用好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把其融入课堂,往往产生意外之喜,远比“灌输”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