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沉淀”烦恼

■段小华

《教育导报》
2024年第63期(总第3958期) 导报二版

夜深了,窗外一片静谧,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这份宁静。我坐在书桌前,心中思绪万千。儿子最近时常眉头紧锁,少了往日的欢笑,显得心事重重。我知道,他的心中或许有些烦闷,而我,作为母亲,必须陪他一起度过这个阶段,帮他“沉淀”那些烦恼。

那天傍晚,我约儿子去散步。天色渐暗,街灯次第亮起,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我们默默地走着,彼此都在等待一个契机,打破这份沉默。终于,儿子开口了:“妈妈,我觉得最近有点累。”

听到这话,我心头一震。我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累了,就歇歇!”我们在路边的一条长椅上坐下,看着天边渐渐隐去的霞光。

“儿子,人生路上,烦恼在所难免。”我慢慢说道,“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挑战,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它们。”儿子低着头,似乎在思索我的话。

我接着说:“你知道吗?妈妈小时候也有很多烦恼。那时候,学习压力也很大,但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讲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希望能让儿子明白,烦恼并不是无法克服的。

儿子抬起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妈妈,那时候,你是怎么做到的?”

“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不必苛求自己。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劳逸结合。比如,适当运动、培养兴趣爱好,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儿子点了点头,似乎有所领悟。我继续说道:“另外,要学会和别人交流,倾诉自己的烦恼。朋友、老师,甚至是父母,都是可以倾诉的对象。有时候,说出来,就会觉得轻松很多。”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儿子的表情逐渐放松了下来。回家的路上,他不再低头沉默,而是开始和我讨论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我感到一丝欣慰,孩子似乎找到了排解烦恼的出口。

回到家,儿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整理书桌。我站在门口,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知道陪伴起了一些作用。或许,他还会有很多烦恼,但只要他学会了如何面对和“沉淀”,这些烦恼终将成为他成长中的宝贵经验。

夜深人静,我坐在书桌前,回想着和儿子的谈话,心中感慨万千。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个父母的责任。我们无法替他们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陪他们一起面对,一起“沉淀”那些烦恼。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了孩子,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平静与满足。

窗外的虫鸣声依旧,夜色愈发深沉。我关掉台灯,轻轻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升起一股力量。人生如夜空,烦恼如星光,或明或暗,总在提醒我们: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陪伴儿子“沉淀”烦恼,一起走过这段充满挑战的成长之路。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