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考了多少分?”

■张军霞

《教育导报》
2024年第63期(总第3958期) 导报三版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平时在学校,除了常规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外,老师还会不定期进行小测试。女儿跟一个名字叫彤彤的女孩同桌,每次考试后,彤彤的妈妈必定会给我留言:“帮我问问你家闺女,这次彤彤考了多少分?”

这样的询问让我有点纳闷:她为什么不直接问自己的孩子呢?每次有这样的小测试,女儿都会在放学路上主动告诉我考了多少分。如果考得不错,我们会顺路去超市挑些她喜欢的小零食,为这次好成绩“锦上添花”;如果考得不理想,她会详细地告诉我哪些题目做错了,并总结经验。

我习惯了女儿跟我坦诚交流考试成绩的方式,再反思彤彤妈的留言,不由得出一个结论:她或许问过彤彤分数了,但她不相信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要找别的同学再验证一次。

我分析这位妈妈不相信女儿的原因,无外乎两种答案:一是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时,也曾对妈妈如实相告,换来的可能是劈头盖脸的责骂;二是孩子为了避免被妈妈批评,曾经虚报分数,被发现之后引发了“升级”版的家庭风波。孩子出于恐惧更频繁地撒谎,久而久之,她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缺乏信任的亲子关系。

想到这里,我不由轻轻叹一口气,小心翼翼地问女儿:“宝贝,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对我隐瞒过考试成绩?”女儿飞快地点头:“当然没有啦!”我又问:“那我每次听你说考试成绩时,是不是从来不会问‘真的,还是假的’?”她“咯咯”地笑了:“那当然啦,妈妈最相信我了!”我也笑了。

其实,我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也曾多次出现过小波折。她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排名比较靠前,但有一次考试,她因为粗心大意,做错了几道数学题,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公布了分数之后,她沮丧地向我解释:“都怪我,考试前,我把所有的笔都换上了新笔芯,这种可擦笔的墨迹干得太慢了,我交卷子时墨迹还没有干透,有几道题的答案都被抹掉了。……”当时,我对女儿的说辞没有丝毫怀疑,只是安慰她下次要多加注意。

几天后,我和朋友闲聊时无意中提到女儿因笔芯问题导致考试失分。当时,女儿恰好就在旁边,她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对劲,这令我心生疑虑:“难道她说了假话?”我没有当场追问。隔天,我在和爱人聊天时,又说起女儿的考试,我故意叹息了一句:“以后一定要买质量好的笔芯,免得考试时再误事。”这时,女儿走到我面前,低着头小声说:“妈妈,其实我那天没说实话,我就是因为粗心做错了题。……”我不由悄悄松了一口气,并立刻为女儿的坦诚点赞:“孩子,这件事你的确做得不对,但敢于承认错误又说明你有勇气、有担当。以后考多少分如实告诉我就行。”

从此,女儿再也没有为考试的事情说过假话,我也继续保持对她的信任。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说:“信任是亲子关系的基石,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接,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也就是说,作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予孩子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当孩子犯错或说谎时,我们也应该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引导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鼓励他们继续前行。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共同建立起一种基于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后盾。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