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农业强国建设使命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 吴德

《教育导报》
2024年第70期(总第3965期) 导报二版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全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农业大学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征程中,努力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培根铸魂上“谋实招”。始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把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激励广大教师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求,大力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见效。深入挖掘践行教育家精神元素,多形式、多渠道抓好学习宣传,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师生党支部的“三级宣讲”体系,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新进教师、新晋升高级职称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各类培训班次的必修课,实现教师全覆盖。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先后推出思政工作“27条”、思政课“30条”和马院建设“29条”,建立理论武装、课程思政、阵地管理、队伍建设、服务育人、党建工作“六大”思政工作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构筑“川农大精神”特色育人模式,深入挖掘江竹筠、王右木等革命英烈和6位“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等校本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培育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的家国情怀。

弘扬教育家精神,在立德树人上“谋实效”。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以生为本,把育人成效作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夯实人才培养学科支撑,对标设施农业、未来农业、数字农业等要求,改造升级现有涉农学科,大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加快新农科建设,新增新农科项目国家级3个,获批“智慧农业、土地科学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新农科专业3个。持续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深化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研究生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化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登峰计划”,完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全面修订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毕业生成为西南地区“三农”工作的主力军,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创新引领上“谋实干”。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瞄准“卡脖子”问题,自觉肩负起支撑和引领西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以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践行教育家精神。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学科平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围绕生物育种、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关,近5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93项,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实施服务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专项行动,与成都、眉山、达州、凉山等地共同打造“天府粮仓”核心区、示范区和样板田100万亩,自主研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3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玉米品种“川单99”推广面积均居西南地区第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社会服务支持计划,全覆盖帮扶四川88个贫困县和45个深贫县,入选全国“百校联百县兴千村”高校。

弘扬教育家精神,在组织保障上“谋实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重大决策部署。实施“1515”人才工程,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合力推进、学院主体落实、全校广泛参与”的机制,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链条。健全教师评价机制,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评分、奖励办法等制度,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构建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人事体系。严格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的“第一标准”,涌现出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批师德楷模。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严格落实校领导联系专家教授制度,积极推动解决教师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实际问题,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精心从教。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