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

■马晓炜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00期(总第3995期) 导报二版

入冬了。

面对转身离去的秋天,我们时常会想到一些悲秋的古诗词:“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历代文人骚客每到秋天,仿佛进入伤感“爆发期”,而年幼的儿子得知秋去冬来,却兴奋不已,催促我陪他去迎接冬天、拥抱冬天。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这天,我下班刚进家门,上一年级的儿子声情并茂地唱起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肯定是老师教孩子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了,否则,他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炫耀。孩子都这样,遇到开心的事,总要显摆一下。

儿子刚唱完,我赶紧拍手叫好,夸宝宝特棒,刚上小学就“博古通今”,长大了不得了。儿子听了更来劲,大声嚷嚷着:“冬天来喽,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啦!”我说:“才刚刚立冬,下雪还需过些时日呢。”儿子听了,兴致非但没减,还一本正经地说,立冬不仅是节气,还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古时候,皇帝都会举行盛大仪式迎冬,他也要去迎接冬天。

儿子语出惊人,激动得我一把将他揽入怀里,算是鼓励,亦暗暗为学校和老师点赞。只是儿子“脑洞大开”,要效仿古人迎冬,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儿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第二天是周六,他邀我陪他去迎冬,我立即爽快地应允了。

次日早上,根据儿子的安排,我们骑车向着距离小区不远的方山进发。一进入山中,城市的喧嚣戛然而止,啾啾的鸟鸣,给江南水乡的早晨增添了一抹“春意”。虽然立冬后,空气里满是丝丝缕缕的寒意,脚下稀疏的黄叶上覆盖着浅浅的清霜,但枝头上零星泛黄的树叶,正描绘着“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的诗情画意,而最惹眼的,当数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樟树和山坡上争奇斗艳的簇簇菊花,把山林装扮得愈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漫步山间,畅快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好不快哉。面对美不胜收的盛景,儿子好像熟视无睹,满脑子都是他的迎冬之旅。七拐八转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僻静处发现了一棵长着3个枝杈的树,只见他热火朝天地捡起散落的枝条和藤蔓,小心翼翼地搭起了鸟窝。我恍然大悟,儿子所谓的迎接冬天,原来,只是担心冬天来了,鸟儿会挨冻,想提前准备巢穴,好让鸟儿温暖、平安地过冬。

儿子的迎冬仪式很有爱,我也加入其中,与他一起忙活。圆圆的大鸟窝很快完工了,接着我们满山遍野地寻找、采摘火棘、板栗、野苹果等食物,放在鸟窝里,挂在树枝上。还别说,那一串串火棘,好像红彤彤的灯笼,为在凛冽冬天飞行的鸟儿指引回家的方向。待所有东西准备妥当,儿子脸上的笑容比山间的阳光还要灿烂,仿佛整个山林都因他的快乐而生动起来。我想,接下来的时间,儿子将心心念念着这片山林和这个特别的鸟窝,满怀期待地盼着冬天的到来。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