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当年的语文课本

■许文超

《教育导报》
2024年第105期(总第4000期) 导报四版

学生时代,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数时候只为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上当时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有限,我甚至觉得有些文章读起来生硬晦涩。现在重读,曾经的熟悉与累积的阅历起了化学反应,才发现以前的课文原来篇篇都是经典,我默默地读着那一字一句,逐渐沉浸在作者特有的语言风格里,体会着各种文学手法勾勒出来的画面,以前觉得不理解的桥段,在积累了人生阅历之后,竟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十分感同身受。读着读着,我在某个节点豁然开朗,理解了作者,也理解了生活。

当我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不但感受到了作者对自己年轻受挫时任性的悔恨,后悔没能心疼母亲,对母爱的理解懂得太晚,还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生活,洞察事物本质:明白了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谅他们的难处;明白了就算再艰难的日子,也要珍惜细微的温暖,坚持相信奇迹;明白了母爱的深沉和坚韧……重读,让我整合了文章的深度与作者经历的完整性,使阅读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当年读朱自清的《背影》时,觉得“父亲”的背影并不高大伟岸,甚至日常的举止都显得笨拙与迂腐,现在才读懂这看似清淡质朴的语言中,却是真情的流露。这些真情隐藏在父亲因为事忙却坚持要送“我”的“庸俗”中;隐藏在父亲执意要去铁道对面的站台为“我”买橘子的动作中;隐藏在“我”读到父亲的来信,读到他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忧伤中。“父爱”就这样满满地溢了出来,使我明白了即使“不完美”的爱也是真爱。重读,让我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文章,从而产生新的阅读认知。

当年我读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时,起初我不太理解,作者描述的他乡不同情境下的月亮,为什么不如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明亮呢?但当我外出求学和工作,在外省奋斗几年后,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时,才会共情于故乡的明月,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深意。

对当年课本的重读,让我对经典有了更深的认知。我在“复习”语文课文中感受到更深的思想意蕴,不但读出了文字更深沉的含义,更密切了与生活的联系,唤醒了沉睡的思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