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期(总第390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讲好中国故事 读懂时代变革
——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时代意义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24年第9期(总第3904期) 导报三版

近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论坛在成都霍森斯小学开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就“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时代意义”作专题讲座,他阐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3个发展阶段和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国范式”,他深入解释中国“和”的哲学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对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校实践进行指导。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瑜以“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教研行动”进行专题讲座,来自成都、杭州、重庆的几位校长就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实践进行分享。

“和”的哲学下“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国范式”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难,尤其是二战出现了核武器,人类开始反思世界到底怎么了。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提出通过教育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和平的思想。”项贤明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1946-1974年,各主权国家间相互理解、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第二阶段为1974-1994年,认识到在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上的相互依赖性,加强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教育;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至今,将民主、人权、自由视为人类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索人类的共同价值。

在梳理国际理解教育阶段演变后,项贤明特别指出,“和”的哲学是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基础。他引用《国语·郑语》《尚书》《易经》等典籍中对“和”的表述,指出中国哲学的“和”有包含差异、相互包容、和而不同的意思,这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国范式”。

项贤明进而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新时代的中国话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提出:“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项贤明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在5个“坚持”的指导和引领下,将“和”的哲学作为理念基础,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教育理念变革,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人。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变局中开新局

“今天的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乌卡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目前课程标准尚未统一、内容宽泛芜杂、路径多元丰富、实践形态各异。可以说,国际理解教育处在一种需求多元、供给多元、社会变化多元的飘忽不定状态。这种多变性、不确定性给实践者们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新空间。”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瑜以“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的教研行动”为主题作专题讲座。

课程是“跑道”,也是“桥梁”,什么样的“跑道”和“桥梁”能够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此,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精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连续10年举办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年会。特别在2022年,以“理想课程: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实践”为主题,召开了第十届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学术年会,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都师大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探讨,会议辐射了成渝双城、成德眉资等区域,共计2000余人线上参会。

成都市还构建了三级教研体系:成立市级国际理解教育中心组,发挥中心组成员引领作用;要求各区(市、县)配备专兼职国际理解教育教研员;以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国际理解教育骨干教师。由此,形成了覆盖市—区—校的三级教研体系。做到国际理解教研活动每月常态化、主题化、序列化开展,年均线上线下参培5000余人次。从2020年开始评选国际理解课堂教学优秀案例,到2021年首届国际理解教育优课评选,再到2022年优质课例评选以及2023年优质课展评,现已遴选百余篇优秀教学案例、百余节优质课例。目前,“继教网”已有近百节国际理解教育课例,国际理解教育直播课已在成都数字学校上线,研发的国际理解教育微师培课供全市教师观摩学习。

论坛中,成都霍森斯小学校长曾霞围绕“从尝试到常态——国际理解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中,阐述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主导,从明确目标、科学规划、系统推进三个方面来探讨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实践模式和意义;杭州市南肖埠小学校长林霞介绍了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之路;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潘南认为,应拥有“开放包容”的办学基因,应重视“读懂时代”的实践行动,并表示期待“至美未来”的牵手共赴,表示应“和孩子一起看见世界,和孩子一起理解世界”,基于儿童立场开展教育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