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57期(总第395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的爸爸像……”
■本报记者 张文博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57期(总第3952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父亲在育儿方面参与度越高,其带来的影响越正面,不论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还是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父亲怎样参与亲子互动?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扮演好哪些“角色”?父亲节将至,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话题。

 

在孩子的眼中,爸爸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他们把爸爸比喻成一个动物、人物或其他,爸爸像什么?为什么?一起来看孩子们的答案。

我的爸爸像一只“大狮子”,每当我犯错时,他就拉着脸、叉着腰,甚至使出“狮子吼”,狠狠地批评我。爸爸有着狮子一样大的力气,轻轻松松就能提很多东西。有一次,我家没水了,他一个人提回来四五桶水。

——夏洋 9岁

我的爸爸是“数学魔王”。遇到我不会做的题,就轮到爸爸“闪亮登场”了,只见他飞快地演算,不到10分钟,难题就被他破解了,他还会一步一步引导我,把难题花里胡哨的“外衣”脱去,让我真的弄明白。

——郑芷荃 12岁

在我家,妈妈是“老大”,我和爸爸都要听她的话,不过有的时候,爸爸也会带着我偷偷违反纪律。他就像我的“战友”,我们彼此打掩护,比如玩游戏、吃冰激凌、喝可乐,和爸爸在一起真是其乐无穷。

——李本源 11岁

我的爸爸像一头“大黄牛”,他身高180厘米,像黄牛一样勤劳。前几天,我们家的门坏了,他风驰电掣地跑到店里买了门把手和修理工具,一门心思钻研起来。经过他的努力,门终于修好了。看,这就是我家勤劳、高大的“黄牛”。

——马一理 8岁

我的爸爸像“超人”,他会在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挣钱给我们花。每次爸爸回家都会给我和妈妈带不同地方的礼物,我觉得他非常厉害。

——成若菲 9岁

我的爸爸像只“熊猫”。因为经常加班,他有大大的黑眼圈。爸爸跑步还很慢,上次他们公司举行运动会,爸爸报名跑步比赛,最终,只得了第十名。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奋斗、搞笑的“熊猫爸爸”。

——李依诺 9岁

我的爸爸像一个“大西瓜”,因为他的肚皮圆滚滚的,像成熟的西瓜一样。每当我戳他的肚皮时,他就会运气、发功,把我弹开,特别好玩。

——庄柯婷 8岁

我的爸爸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我就迷迷糊糊地听到爸爸吃早饭的声音,过了几分钟,门“吱呀”一声开了,我想:应该是爸爸去上班了吧。放学,爸爸急匆匆地跑来接我,他把我送到家,还要回公司加班。当我做完作业、洗完澡出来,都已经晚上10点了,爸爸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李俊璋 8岁

老爸是我们的“大哥”,每次妈妈批评我和弟弟时,爸爸都会勇敢地站出来帮我们解释、分担惩罚。他还会带我们打篮球,每次都能打赢邻居家的队伍。当我们出现分歧时,他也会以理服人,让我们心甘情愿听他的话。

——严程 11岁

我的爸爸像“老黄牛”,勤劳、淳朴。他的工作很忙,经常去外地出差,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在家里还要不停地给领导打电话,即便如此,他也会抽出时间和我玩。

——柳依依 9岁

我的爸爸像一只“公鸡”,他脑门上的头发像公鸡的羽毛, M型的发际线看起来有些好笑。爸爸每天都像公鸡一样准时催我起床。有一次,我还在睡梦中,爸爸在我耳边学公鸡叫:“喔—喔—喔—”我被吓了一大跳,睡意全无。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

——王星淳 8岁

我的爸爸像“熊”,总能带给我温暖与快乐。有一次,我完成作业不认真,妈妈非常生气,我也哭了。这时,爸爸出现了,我一下子冲进爸爸的怀抱,在爸爸的安慰下,我不再伤心,妈妈也不再生气了。“熊”爸爸总能把眼泪变成欢笑。

——陈妍秋 9岁

 

激发教育的“父能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整体而言,父亲角色的回归和参与度仍有待提高。那么,“父亲”这一角色到底意味着哪些责任呢?本期,我们邀请到省级家庭教育课题主持人、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德育处副主任袁成,对“父亲”这一角色进行解析。

父亲不是“影子”

要有与孩子的共同时间

“我的爸爸总是很忙,忙到没时间陪我吃饭,忙到没时间陪我看书,忙到没时间陪我说话,忙到没时间陪我去游乐园……平时我几乎看不到他,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忙完,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了。”腾讯出品的《当“90后”成为父亲:新一代父亲的理想形象与现状报告》显示,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约八成的妈妈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但超过一半的爸爸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挣钱养家,导致他们在育儿方面参与度相对较低,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谈到影响父亲参与育儿的主要原因,袁成表示,还有不少父亲缺乏育儿知识和技能,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互动,或者对于孩子的成长需求了解不足。

除此之外,家庭环境和伴侣的支持也很重要。如果家庭氛围不够融洽,妻子对丈夫的育儿行为持否定态度,丈夫参与育儿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特别是夫妻之间的育儿观念不一样,也会影响父亲对孩子的管教。

袁成表示,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亲的角色至关重要。幼年时期,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来建立安全感,父亲可以通过陪孩子做游戏、哄孩子睡觉等行为,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童年时期,父亲应成为孩子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学校活动,父亲的参与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青少年时期,父亲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引导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亲不是“领导”

要学会角色转换

“如果说我们家有民主的话,那么爸爸的一票相当于两票。他决定我们晚饭吃什么,房子刷什么颜色,家里的钱存什么银行,客厅那台黑白电视机应该调什么频道。”这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一日重生》中描述的一个场景。

在这种家庭模式下,父亲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对待下属的口吻来指挥家庭成员。但是,家庭是一个充满情感和爱的地方,教育孩子需要耐心、理解和情感的投入,而非简单的命令和任务分配。

“父亲的角色不是家庭的领导者,而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袁成指出,如何在日常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灵活切换角色,如何以情感去感染、影响孩子,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这些都是每位父亲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比如,父亲可以将自己在工作中展现出的认真、负责等优秀品质,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并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吸收这些宝贵的品质。

“父亲身兼‘数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人生角色的多样性,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袁成表示,父亲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自省,并及时纠正错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父亲不是“甩手掌柜”

要积极参与家庭生活

  曾听到一个有趣的比喻,一个家庭就是一部《西游记》:孩子是唐僧,一路受到各方保护;妈妈是孙悟空,不遗余力地处理大小事务;而爸爸则像猪八戒,平日里似乎只关心自己。只有当孙悟空不在的时候,才不得不挺身而出。

其实,这不仅仅是段子,也是当下一些家庭的真实写照。

“父亲的缺席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还会对整个家庭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袁成指出,当父亲不能承担育儿责任时,母亲往往不得不承担起双重重担。这不仅增加了母亲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他认为,一个好的伴侣应该能够理解妻子的辛劳,与妻子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在遇到家庭突发状况或孩子教育问题时,不抱怨、不推卸责任,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给予妻子积极的情感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除了家务和育儿,高情商地处理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也是好伴侣必须掌握的技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男性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时选择了逃避,将婆媳问题、亲子问题等一股脑地推给妻子,这进一步加剧了妻子的负担。

袁成说,丈夫的责任心不仅体现在事业上,更体现在为人夫、为人父上,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做好家庭成员之间的“润滑剂”,不仅能促进夫妻关系和睦,也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父亲不是“无师自通”

要学会自我成长

“不会”“不行”“做不好”,这些往往被一些父亲当作摆脱教育子女责任的借口。事实上,“妈妈”也不是无师自通的,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对此,袁成强调,父亲积极参与子女教育,不仅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对父亲自身的成长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参与子女教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一代的思想观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文化、价值观与父辈有着显著的差异。通过与子女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成为终身学习者。

其次,参与子女教育能够激发父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父亲,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任务。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激励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

再次,参与子女教育还有助于父亲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在与子女的互动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经历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同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我们也能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参与子女教育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纽带,这种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和力量,也会让我们自己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