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着女儿百无聊赖地躺在沙发上,先生不禁皱起眉头:“你说咱俩这么爱读书,她咋就一点都不被感染呢?”
说来我也纳闷,女儿自小便是被绘本“喂养”大的孩子,一岁起,我们便开始亲子共读。可是很遗憾,如今她已读四年级了,闲时拆卡包、玩棉花娃娃、做咕卡……就是想不起捧书阅读。
专家说,培养小书童,家里书香氛围要浓,书籍要伸手可得,父母要以身示范。我家书房有一面墙的书柜,女儿房间亦有专门的书架,我和先生闲来无事便会徜徉于书的海洋……为了让她爱上读书,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和先生展开了讨论。
不如我们办读书会,攒个“书香局”?大家一起加入,“内卷”起来!
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马喝水。”那么,我们就意图再明显一些,让她与书面对面。
第一期读书会恰逢周日,晚饭一过,全家便围坐一团。我定好时间,一个小时后播放“下课”铃声,紧接着全家进入“自习”模式。5岁的儿子是被我拉来增加氛围感的,他尚不识字,只能看画。不过他很投入,一页一页地翻着绘本版《西游记》,津津有味地品读。我和先生窃喜于难得的安宁,迅速沉浸到各自的书籍里。唯有女儿状态不佳,一会儿起身倒杯茶,一会儿抓起几片薯片,甚至试图和弟弟交头接耳,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一个小时后,“下课铃”响起,大家纷纷分享读书所得。儿子绘声绘色地解说孙悟空怒战混世魔王,先生有意营造“不甘示弱”的气氛,抢着分享刘邦和项羽的荥阳对峙。“当时刘邦分明被项羽射中了胸部,可他却故作轻松,假装只是被射中了脚趾,这是为何?”他特意设置了互动环节,引导女儿动脑筋。
最后的评比环节,我宣布儿子获得两枚金币,其他成员每人一枚。儿子年龄小,又不认识字,能坐住已属难得,更何况他又读得那么认真。此举自然也是在刺激女儿,希望她向弟弟看齐。
果然,第二期读书会女儿兴致高昂了许多,注重仪式感的她给大家 DIY了入场门票。阅读时她明显沉下了心,不时执笔圈圈画画,并且变得乐意分享,我们由此知道了很多科学“冷知识”,比如苍耳的种子主要是靠动物传播的,土拨鼠有着动物界的“最强大脑”,海葵看上去人畜无害,其实是美丽“杀手”……
如今,我家的“书香局”已举办了十多期,儿子翻阅了几十本绘本,女儿已读完两本书,我和先生也马上开启新书阅读。铃声响起,女儿不再如释重负,相反还会像没听到铃声那般,继续沉浸在书里。有时先生下班晚,她便略带忧虑地问我:“妈妈,今天我们还能开读书会吗?”我想,目的达到了。
至于女儿是为了得到金币,还是真正爱上了读书,我并不打算深究。毕竟,相比于种种,更珍贵的是我们一起共读的时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书卷多情,相信这般静谧与美好,将会刻进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晕染成生命的底色,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