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01期(总第399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新生力量 同向成长
——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陈朝和(图片由学校提供)
2024年四川省最美教师(团队)风采《教育导报》2024年第101期(总第3996期) 导报四版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获奖集体照。

       近年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团队业务能力精湛、教学成果丰硕,先后取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5项、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超20项。团队指导学生出色完成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网络安全保障任务,获“网络安全卫士”称号;指导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一等奖9人次、二三等奖31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一等奖68人次、二三等奖127人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超过400人次。

    与丰硕成果相对应的,是这支团队的“新鲜”。2018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办;2020年,以此专业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组建成形。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该团队教师与时间赛跑、与时代同行,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标杆、勇攀高峰。

既教且赛

为专业发展殚精竭虑

翻开这支队伍的荣誉册,一项项耀眼成绩彰显着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的奋进姿态和育人初心。团队教师风格各异,但为专业发展殚精竭虑是团队教师的统一底色。

“大多数人回家的时候,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们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利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备赛室的灯光已经悄然亮起。”

学院副院长夏汛在承担行政事务的同时,还负责团队竞赛指导的工作,他精力旺盛、专业精进、责任心强,开会备赛、讨论训练、复盘内容……被同事称为“六边形战士”。

“学生总能在备赛室看见唐老师的身影。”团队教师唐中杰痴迷技术,热衷于钻研信息安全领域,也舍得为学生花时间,一有机会他就带学生参加各类信息安全攻防演练比赛。在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中,唐中杰带领学生先后鏖战8小时的 CTF( Capture The Flag)竞赛和6小时的 AWD( Attack With Defence)竞赛,并斩获佳绩。

坚守育人初心就是多些“不为什么的坚持”。团队教师陈长忆、陈玲是“省级精品在线课程领衔人”,两人常在一起讨论课程优化方案,力求将最新技术成果融入教学中。2021年,陈玲在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收获二等奖,刷新了当时团队参赛的最好成绩。但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比赛课程内容扩充,开发线上课程。面对“不一定会有成果”的未知,3年时间里,陈玲一点点前进,终于在今年收获果实——她开发的课程成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团队教师邱有春是同事眼里的“铁人”,研专业、搞教学、打比赛,“超长待机”是她的常态。从担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到班导师、社团指导教师,在专业教学岗位外,她一直在拓宽自己的育人范围。10年前,学生送她的贺卡里还称她是“邻家大姐姐”,如今她却自嘲“婆婆妈妈”“管得宽”。但这样的“管得宽”却让学生感觉温暖。2023年,她带领学生参加“数据可视化”比赛,发现学生对市场一线的应用场景了解不够,便及时将新教法融入课堂。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时,学生遇到困难,她就一边带队备赛,一边挤时间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实习。

“团队教师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保持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成长。”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书记高娜表示。

同向发力

教师、团队、学生共同成长

目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有骨干成员20人,其中博士4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1人,全军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得者2人,省技术能手6人,团队成员同时还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专家、国家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

带好一支队伍,同向发力的这股劲儿从何而来?“团队从组建之初就重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高娜介绍,在队伍建设上,团队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凝聚思想,弘扬团结拼搏、务实奉献、创新进取的团队精神,建立科学公正、多元透明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们在团队的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

团队以党建聚人心,近年来,开拓了“五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路径,创建“数智赋能, e心育人”党建品牌,成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团队里,没有孤军奋战的个人,只有团结协作的集体。”刘利回忆,每当遇到难题或挑战时,团队教师都会通力协作。

正是因为老师们“拧成一股绳”,近年来,团队教师屡创佳绩。团队成员夏汛、唐中杰带领技能竞赛小组摘得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金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高娜、汪洋、陈玲、夏汛获四川技能大赛第一名;陈长忆、陈玲、罗明全等领衔课程小组立项3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等等。团队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30余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1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取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余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5项、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超20项。

在专业建设上,团队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融入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主持省级以上教改和质量工程项目2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专业、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A+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是“GDI高职专科专业评估榜(2023)” A档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全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类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是泸州市网信人才培养基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团队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硕果累累:获国际大赛一等奖9人次、二三等奖31人次,国家级比赛一等奖68人次、二三等奖127人次,省级比赛获奖超过400人次。

团队还积极投身中外职教合作,输出“泸职标准”,贡献“泸职方案”,制定了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开发“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团体标准,在“老(老挝)中国际课程建设项目”中输出《大数据导论》《 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标准。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