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18期(总第401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鲶鱼须”刘海火了,留不留由孩子说了算
马晓冰
七日谈《教育导报》2024年第118期(总第4013期) 导报一版

近日,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吐槽女儿的穿着打扮,表示看不懂“10后”孩子的审美——“鲶鱼须”刘海遮住半张脸,衣服要穿得松松垮垮的,袜子要穿过膝的,有时候甚至两只鞋子颜色、款式都不一样……家长看着闹心的穿搭,孩子却觉得很酷。

抛开两代人的“审美代沟”不谈,这种被称作“鲶鱼须”刘海的发型的确在“10后”女生中格外流行,很多孩子的额前都垂有两绺碎发,挡在脸的两侧,似乎可以起到修饰脸型的效果。

对于“鲶鱼须”这一时兴的发型,有网友言辞犀利,表示“学生没有学生样,不务正业”;也有家长表示不解,“碎发看起来既不精神又不整洁,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学来的”。不过,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很多支持孩子的声音,许多网友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孩子喜欢就好,旁人不必过多评判、干涉。”

对此,笔者认为,追求怎样的发型是孩子的自由,不过,盲目跟风不可取。

每代人的青春都流行着不同的发型,从厚重的“齐刘海”到“勒头皮”的高马尾,再到虚掩额前的“空气刘海”。在当时,它们无一不是“火”遍大街小巷的“时髦款”。只是当年留着齐刘海的学生变成了更加成熟的大人,青春流行的发型也换了样式。对某种发型的追求也是社会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家长不妨尝试去理解和尊重。孩子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有一天要长大离家,过自己的生活。在发型的选择上,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在不会造成不良风气、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留怎样的发型其实无伤大雅。

另外,尝试理解新的流行时尚也为缩小亲子间的“审美代沟”提供了良机。从孩子感兴趣的、喜欢的事物出发,家长更容易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语言。同时,家长对当下流行的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及时为孩子提供引导,防止孩子盲目跟风。

“爱美”不等于不务正业,“一刀切”地抵制不可取。不过,是谁在定义“美”的标准?我们选择当下流行的发型,究竟是为了追求美和个性,还是为了更好地迎合他人的眼光、更好地融入社交群体?这样的问题,不仅家长、老师和学生,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思考。

对学生而言,我们更倡导他们去做自己发型的“主人”。这种“我做主”不是对学校制度的挑战,也不是对家长管教的反叛,而是出自于最简单的“我喜欢”和“我欣赏”。考虑发型与自己的适配度,而不是因为害怕与他人“不一样”而轻易趋同。

成为一个有审美力、有个性的人,不一定要跟着流行亦步亦趋,有时候,保持自我,敢于与别人“不一样”,也是一种很“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