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而喧嚣的城市里,地铁是我日常通勤的主要工具。每天早晚高峰期,地铁车厢内总是人头攒动,非常拥挤。然而,就在这样的地铁车厢里,却总能看到一抹别样的风景——那些在地铁里看书的人,他们让地铁里弥漫着一股书香。
如果能幸运地获得一个座位,并且通勤的时间稍长一些,在地铁里看书便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上班时忙忙碌碌,仿佛有做不完的工作,下班后回到家,又有一堆家务琐事等着处理。而在地铁上,可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偷”得浮生一小时的闲暇,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
每当看到身旁有乘客沉浸在书中,我总是忍不住瞥一眼封面上的书名。那些我未曾涉猎却又颇感兴趣的书籍,总会激发我的好奇心,去上网查阅书的介绍,然后下单购买或在线阅读。而当我看到有人在阅读我也喜欢的书时,会倍感亲切。
在地铁里读文学书的,大多是女性乘客。她们或捧着一本小说,或拿着一本诗集,静静地品味着文字的魅力。我曾经看到一位家政工模样的阿姨在读杜甫的诗。那些年轻的男乘客,则更偏爱捧着厚厚的专业书籍研读。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理工男”,看的多是计算机、互联网类的书籍。在这个城市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就像地铁一样疾驰向前,稍有不慎便会被淘汰,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充实自己。有时候,即便没有座位,他们也会站着捧书阅读,一脸专注,那份毅力与坚持很是让人钦佩。除了计算机类的书籍,地铁里也不乏家庭教育、心理学、企业管理等内容的书籍,这些书同样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当然,在地铁车厢里,手中捧着纸质书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其实,还有更多的人也在读书,只不过是通过手机。我曾多次观察身边的这些年轻乘客,男孩们读的多是玄幻小说,女孩们则偏爱爱情小说和穿越小说,也就是所谓的网络“爽文”。虽然我对这些类型的小说并不感兴趣,但我能理解他们,毕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一些让自己放松的阅读。
可不要以为,“偷窥”地铁读书者的只有我这样的少数人。在小红书和豆瓣等社交媒体上,有人专门开设了地铁读书相关的账号,比如“北京地铁看书的人”“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成都地铁读书打卡”等,有的已有好几万粉丝了。这些账号成了爱书人的联结纽带,接受网友的投稿,发布乘客在地铁里读书的照片,分享不同的书名和封面,以及对书籍的介绍和感想。有一位叫“向北向北”的网友,已经连续7年拍摄北京地铁里的阅读者,他的账号里展示了许多思想性、文化性强的好书。原来,在地铁车厢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们也可以抵达各种诗意的远方。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惭愧。这些年,我读纸质书,甚至完整地读一本书是越来越少了。从现在开始,我打算重拾过去的习惯,每天早上出门时带上一本书,在地铁里静静地读上几十页。就像前些天有人分享的一本书《云彩收集者手册》的书名一样,我也要在地铁车厢里“收集云彩”,与美丽的文字和思想更多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