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71期(总第371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务实举措持续深化“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
《教育导报》2022年第71期(总第3719期) 导报二版

8月26日,在全省高校工作会议上,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攀枝花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校作了“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交流发言、分享经验。

四川大学

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中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四川大学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中的主要措施,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面向全球构建完善学校发展“坐标系”,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匹兹堡大学等7所高校作为学校对标高校;参考国际国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第三方指标体系,构建了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体系;定期组织召开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二是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创新发展,凸显学科交叉融合,以“医学+”“信息+”为双引擎、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牵头建设碳中和领域和生命健康领域天府实验室;强化华西医学引擎作用,打造一流华西品牌。三是锚定远景目标,奋力“以质求强”,突出党的领导、突出高质量人才培养、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峰学科建设、突出高水平科学研究。

深入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后,学校的主要体会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培养一流学生,推动学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等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要发挥特色优势、争创世界一流,客观深入查找短板问题,找准发力方位,全力高位求进;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核心实力,坚持把教学、科研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强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深化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健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持续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实施“双百人才工程”等人才计划,精心育才、大力引才、科学用才、真情留才;持续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强基础、固底板、补短板、重交叉、扬优势,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精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实新兴交叉学科;持续打造创新引领战略力量,着力提高“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主动精准对接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

对标国际一流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围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电子科技大学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高校,比学赶超。主要做法一是瞄准国际一流,科学确立标杆,按照“相似性、领先性、可行性”的原则,选取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5所高校作为持续跟踪与对标的国际高校,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和“社会服务”6个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发展跟踪与对标分析,认真查找差距,深入分析原因,全面研究对策。二是凝聚发展共识,聚焦一流目标、坚持需求引领、强化特色优势、激发发展动能,推进“双一流”建设成势见效,主干学科优势凸显,学校电子信息主流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超过370名;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级平台3个,牵头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际合作提质增效,已形成完整覆盖本硕博的中外合作办学体系。

学校的主要体会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使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要不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坚持电子信息的特色和军事电子的优势;要持续优化学校的学科生态,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学科单一与学科综合、“高峰”与“高原”的关系;要加强政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坚持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下一步,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深入实施学校的学科提升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国际化战略,加快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

对标竞进找差距

全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

四川农业大学以“对标竞进”活动为契机,全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学校认真剖析自身实际,结合发展定位,选取美国阿肯色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对标高校。学科建设方面,统筹推进学科布局以及重点支持方向,紧抓关键核心,顺利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质量方面,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载体,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教学“1338行动”以及“研究生教育改革八项行动”;科学研究方面,聚焦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到校纵向经费以年均20%的增速增长;社会服务方面,始终瞄准农业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与推广示范;人才强校方面,聚焦党管人才,强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对标竞进”活动开展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深刻体会到要坚持党委牵头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同心奋进力量,党建引领形成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党政协同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活动高效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督导与保障措施;要走好错位发展路线,推动关键指标实现突破,坚持以关键领域指标突破为导向,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学校将建设知农爱农人才培养高地,构建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的人才队伍,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建设农业科教融合示范高地,形成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的科技成果,选育一批更高水平的动植物品种,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学计划,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农业产教融合示范高地,打造支撑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的样板品牌,健全对外合作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新产品研发、新成果转化、新技术转移、新模式推广等服务体系,围绕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构建“‘天府粮仓’科技攻关样板田”。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党建争上游

事业创一流

成都中医药大学全面落实我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部署,对标北京中医药大学,对表全国“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坚持党建与思政领航,引领改革发展,聚焦立德树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凝聚思想共识,以支部战斗堡垒助推事业发展;坚守与变革并重,深化内涵发展,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医工结合、医理交叉、医文融合,建好“新医科”,聚能队伍建设深化人才评价、发现、培养、使用和激励体制机制改革;守正与创新并举,推动跨越发展,聚智学术发展全力建好以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种质资源库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群,聚心社会服务建好“三位一体”全链式科技成果孵化平台,聚势国际合作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深度,扩大中医药教育国际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深刻认识到,深化“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党建引领是前提,学校党委提出的“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工作理念,为活动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深化改革是关键,学校以人事和绩效制度改革为关键,基本制度梳理和重构为抓手,为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支撑;扎根西部是动力,将四川是“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资源优势,与学校学科、人才、技术、行业优势相结合,为四川乡村振兴提供“造血式”中医药方案。

下一步,学校将构建“对标竞进”长效机制,推动“争创一流”走深走实。实施造尖强基工程,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推进质量提升工程,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强校工程,提升高素质师资队伍水平;强化创新发展工程,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健康战略工程,提升高品质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传承创新工程,构建中医药特色文化格局;统筹开放协同工程,构建全面国际化办学格局;坚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高效能体制机制改革;务实党建引领工程,夯实干事创业的战斗堡垒。

成都大学

突出“六个聚焦”

 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

成都大学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为目标定位,选取大连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3所大学作为对标高校,聚焦学科建设、建设一流学科体系,以博士学位授权点争取为契机,出台系列措施强化学科提质;聚焦人才强校、引育一流师资队伍,争取成都市3年3亿元的人才工程专项支持,实施“五个一百”人才工程;聚焦人才培养、培养一流卓越人才,构建了“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应用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科研创新、构建一流科创体系,打造科研产出高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需求;聚焦开放协同、营造一流开放格局,实施师生国际流动工程、国际合作办学领航工程、在地国际化内涵建设工程3大核心工程;聚焦资源整合、建设一流校园设施,积极争取资源,推动环境提升和办学条件改善。

成都大学的主要体会是,坚持党建引领是保证,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扎实推进“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各项举措落实;树牢系统观念是前提,学校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更加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健全落实机制是关键,学校构建起目标任务、短板问题、指标体系、清单落实“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以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治理架构为引领的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从政策供给、资源调配、环境营造等方面强化激励,深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强化高水平学科建设,集中力量打造高峰学科,推进学科交叉,分级分类建设高峰学科、高原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形成建设梯队;二是持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积极争取经费和政策支持,继续强化学术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三是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攀枝花学院

身在“三线”

以自律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攀枝花学院深刻领悟“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精神、全面把握活动要求,精准对标、科学施策,全力推动学校跨越发展。以党建筑牢跨越赶超坚实基础,思想培根铸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稳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政治立场,选取四川轻化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对标竞进对象,自律凝聚伟力,统筹用好“自律攀大人”品牌建设,推进“自我革命”融于自律实践;以人才打造内涵发展强劲引擎,千方百计延揽人才,聚焦硕士点建设人才刚性指标,打造了人才工作齐抓共管新局面,殚精竭虑稳定人才,出台多项人才稳定政策,想方设法培养人才,全面深化用人、育人体制改革;以学科赋能特色发展一流路径,扎实抓好专业建设,全面落实“做强钒钛、康养主干专业”指示要求,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倾力打造一流专业,扎实推进申硕攻坚;以科研增强创新发展澎湃动力,做强钒钛文章,柔性引进钒钛领域领军人才,启动运行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聚焦绿色低碳,放大清洁能源资源专业优势,强化校企合作,持续完善“18+2”教学运行机制,树立科研进企业、进课堂、进人才培养方案等科研“六进”新理念。

学校的主要体会是,“对标竞进”统一思想是保障,须统一全体师生思想,凝聚全校师生共识,才能充分释放奋发有为动能;精准对标是基础,实事求是找准对标对象,才能保证其后的赶超措施精准有力;过程一流是关键,把目标翻译成任务,落实于细节,“紧盯”标准、“盯紧”过程、确保执行不偏。

下一步,攀枝花学院将强化学科引领,实施“学科建设支撑”计划,优化学科体系和学科布局,建设“钒钛+”“康养+”学科群;深化产教融合,做强工科主干,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人才高地,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聘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纵深推进“自律攀大人”建设,强化“自律”精神标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对标竞进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双高”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对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全国“双高” A档院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一是瞄准装备制造产业前沿技术,搭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平台,围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与企业共建工程实验室,破解智造技术应用“卡脖子”问题;二是校企合作深化双师融合,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破五唯改进教师评价,鼓励教师全面发展,组建校企双师创新型教学共同体;三是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的“三对接”。

学校在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有三方面主要体会。首先是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抓手、以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核心,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其次是铸锻工匠,托举大国重器,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实施“能工巧匠培养计划”,构建一进阶专业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二进阶分类实战化教育,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三进阶高精尖卓越教育,培育学生绝技绝活的“三进阶”梯度培养体系;最后是对标竞进,打造标志性成果,注重在“高、强、特”方面凝练高水平发展示范经验。

下一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入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进一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上创新,建好“双高”,“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服务构建四川“5+1”产业体系、制造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竞进有为

勇创一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积极对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国家“双高”院校,蹄疾步稳、压茬推进,以集团办学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按照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成立全资公司全面对接学校专业群布局业务架构,全方位搭建体系完整的实践实训创新平台;以校企一体为产教融合开辟新天地,紧抓生产性实训这一产教融合的核心和关键,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以人才强校为队伍建设创造新态势,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实施多维考核、末位淘汰,全面激发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内涵发展为教学改革带来新突破,系统推进“对标竞进”“双高”建设和“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双证”人才培养、双语教学和分层分类教学;以“三全育人”推动培养质量实现新跨越,高度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形成了“立足学生、辐射家庭、面向社会”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对标竞进,重点在竞,关键在进。”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刻体会到“对标竞进、争创一流”,要抢抓机遇,跳出教育看教育,抓住市场规律这一关键,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资源困局;要瞄准标杆、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坚持以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主动担当,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轮驱动,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高职作为。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瞄准创建国家“双高”和职业技术大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标准制定、标杆建设为方向,持续抓好“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标杆,做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先锋,做西部工匠城和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排头兵,全面构建“产业—园区—企业—学校—城市”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城校共生共荣发展,努力为全省职业教育提供“泸职方案”。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