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99期(总第374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校协同,育人更有“实招”
■记者 周睿
《教育导报》2022年第99期(总第3747期) 导报三版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则奠定了孩子终身教育的基础,当家庭、学校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才能助力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家校协同共育中,家长的责任边界是什么?家庭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教师又该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力,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所副所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洪明为家长和老师指明了方向。

明确家长职责,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教孩子

“家长如何教孩子?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最关键的是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品德,是教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洪明指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引导规范了家长的教育行为,也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职责、内容和方法,读懂这部法律,便能窥见家庭教育的秘诀。

家长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体责任,在洪明看来,依法带娃,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带好孩子,还要经营好家庭,处理好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营造文明、和谐、良好、稳定的家风,配合好学校,并加强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

常有家长喜欢在教育孩子时讲这样一句话:“同样的老师教的,为什么 xx学得那么好,你学得这么差?”“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正确的,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孩子却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洪明提醒家长,同样一件事,别的孩子可以做到,未必你家孩子也可以。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家长一定要尊重差异,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读懂孩子之外,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也同样重要。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规定孩子作业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才能吃饭、睡觉。洪明指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规律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吃饭的权利、睡觉的权利,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成绩好或不好,作业有没有做完,而剥夺孩子吃饭、睡觉的权利。

“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教孩子,它跟学校教育不一样。”洪明说,学校教育重在智育,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德育,是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基本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培养孩子的生活常识、生活能力和生活智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

在生活中教孩子,家长要做到相机而教。比如孩子睡懒觉、玩手机时,家长可以告诉他如何建立规则,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时,告诉他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尊重和孝敬长辈。“我们不是专门用这堂课来教孩子孝敬,那堂课来教孩子规则,而是结合生活的场景,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并为孩子做好榜样。”洪明说。

当然,家庭教育也不是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而是应该更多地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方面入手,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劳动观念养成等,助力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强化专业指导,为教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从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便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教育指导也被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范围。然而,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家长的职业身份不同,家庭的具体构成也各有特点,这其中有很多个性化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也缺乏专业性,很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解决好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难题。洪明说,如何帮助教师补上家庭认知和家庭教育这一课,增强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将家校互动交流做细做实,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在家校协同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也承担了更多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职责。“因此,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非常重要。”洪明说,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需要具备专业信念和专业知识,需要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家庭教育的规律,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懂得如何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要具备沟通家长、培训家长、服务家长和自我成长四项能力。”洪明强调,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一定要注意,不能动不动就埋怨家长,要学会理解家长,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

教师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首先要读懂家长。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因此,家庭教育指导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概而化之,要了解家庭状况,了解家庭教养方式,了解哪些是孩子的问题,哪些是家长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不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和家长沟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内心感受,并且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对方。

其次,要培训家长。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做讲座等形式对家长开展培训。要重点开展参与式培训,让家长深度参与其中,在头脑风暴、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辩论、角色扮演中,家长不仅是听众,也可以是讲述者,他们的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困惑更容易得到解决。比如,针对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坊,把家长们召集起来,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抛出“怎么判断孩子手机成瘾?有哪些判断标准?”“孩子玩手机玩到什么程度?有哪些不良的影响?”“手机成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手机成瘾,家长怎么管?”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通过经验的相互分享,问题的相互启发,家长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三,要服务家长。服务家长最主要是接受家长的教育咨询,回答家长的教育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指导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来访者一般是心理疾病患者,咨询师是给他开药方的人。而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是求助者,教师是启发引导者,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只是帮助他分析问题,寻找可能的对策。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给予家长的指导只是帮助他分析问题的一个过程,给出一个优化的方案,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

最后,要自我成长。教师要更好地指导家长,必须丰富自身的家庭教育知识,读懂儿童的阶段性特征、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智力特征等。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不是要把家长培养成第二个老师,让家长这也懂,那也懂,而是要准确地知道家长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抓住关键期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