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104期(总第375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室里的光
■米丽宏
《教育导报》2022年第104期(总第3752期) 导报四版

20多年前,我在山村中学教书时,特别享受上午上课的一小段时光。尤其第一节课,太阳初升、晨光渐亮,鲜泽的阳光破窗而入,在教室投下两绺儿绸缎般的光线。站在讲台上往下看,一些孩子笼在光的明媚里,一些孩子坐在光线外的暗淡中。大家手捧课本朗诵,声音清亮而悦耳——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声和阳光交融,生出一种暖暖的诗意。

我转身板书,看到光斑也落在黑板上,黄澄澄一团,像成熟的果实。好像一伸手,就能把光握在手里。

语文课排在上午第一节课的几率很少,一天当中阳光入室的时刻也有限;我因此更加珍爱那一周仅有一次的机会。

其实我们知道,无论何时,一间教室里都有光的存在。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挥洒生命之光的地方;对于学生来讲,教室是汲取能量,让人生走向辽阔的启航之地。

每个人都是发光体。每种学科也有着谱系不一的光。教室里,看不见的光在四下折射,互相激发又联结汇聚,形成一片璀璨星海。课堂上,师生联手打开折叠的时空:从人的情感到物质的属性变化,从远古天地到未来宇宙,从热烈的赤道到旷寒的极地,从最小的物质单位到最大的生命个体……我们可以如英雄驰骋疆场,也可以如花朵缓缓开放;可以体验跌宕而丰盈的人生,也可以看到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奇妙的发生。

好老师,是一缕明亮的光。这缕光也许比不上阳光,只是一把火炬、一个灯盏吧,但同样是为生命送去光和热——用一腔爱、一本书、一节课、一首歌、一幅画、一次实验……来做燃料,点燃学生的希望,世界因此放出光芒。

记得我上小学时,遇到一位可亲的女老师。她每每跟我谈话,总会弯下腰无意识地拂拂我的小辫子或整整我的衣领。那个轻微的动作带着阳光的暖意。几十年后,我还能忆起当时心灵的颤动和暖暖的感觉。

上初三时,班主任崔老师将全身心投入教学,繁重的升学任务使他无暇顾及人生大事。年轻的他整年吃住在校,几乎寸步不离学生。他像长在了教室,时时在照管督促,终于将我们这所农村初中的升学率做到了全县第一。

好老师身上的光,照亮了一方教室,他们是凡人中的星斗。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科,以自己参透的知识之光,导引学生前行。学生跟他们一块儿享受知识、人性、生命的美好,追随他们活成有光亮的人。

我的地理老师,能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标准的中国版图;我的一位数学老师总是提前五分钟一脸严肃地来到教室,手拿尺子和圆规,一丝不苟地在黑板上画图,好像要交给学生人生的方圆与规矩;物理老师,总是笑盈盈将目光投向学生,有节奏地说出“火线接开关,地线接灯头,接通开关与灯头”……

爱和智慧,打通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风吹进来,光照进来,辽阔星空罩下来。

最璀璨的星,是教室里的学生。就如同指纹和基因,每个学生的性格与特长,都各有特点。他们是一株株嫩苗,各有各的花期:有的稍加浇灌就蓬勃绽放,有的却需要漫长等待;而有的,永不开花,但那往往是一棵不开花的大树。

一间辽阔的教室,盛得下花的灿烂、叶的谦逊、树的无言沉默。

讲台下的学生,也许幼稚,也许脆弱,也许烙印着原生家庭的某种印记,但他们并非“不及格、非正式、待加工”的零件,他们是鲜活的生命。天然、透明、纯净。他们是星辰,有着独特的光芒。

总是忆起,若干年前晚自习的夜晚,忽然停电了!灯光无声息地撤离,只剩讲台边的火炉里,簇簇火苗闪着红光。一阵短暂的“嘘”声之后,教室重归安静,黑暗中我继续讲课。我看到讲台下一双双闪亮的眼睛,心里忽然明亮而感动:那一刻,我是面对着明亮的星座上课呐!

教室里的光无处不在,即便是停电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