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4期(总第376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带你重新认识《西游记》
■杨亚爽
《教育导报》2023年第4期(总第3769期) 导报四版

《为孩子解读<西游记>》

李天飞 著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ISBN:9787501613939

“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中国人对于《西游记》的了解,有的来自名著的直接阅读,有的来自电视剧的观看。唐僧的善良虔诚、但又糊涂无知;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神通广大;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忠厚善良;沙和尚的朴实勤恳、任劳任怨;各路妖魔鬼怪的狡猾多端……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这些各具特色的形象特点鲜明,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但是,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远远不只降妖除魔、西天取经这么简单,“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其中蕴含的历史渊源、佛教思想、人生哲理才是本书的精华之处。不过,对于经典书籍深层次的含义,是许多大人的知识盲区,更不用说知识面相对而言更为狭窄的小孩子。李天飞的《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一书提炼了孩子们最关心、兴趣最浓厚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予以专业严谨但又易于理解的解释,充分挖掘《西游记》中所具有的文学魅力与精神内涵,使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知识。

这本书在开篇便介绍了《西游记》中所构造的宏观世界,天上、人间、地下这三个截然不同的立体环境构成了极其庞大而复杂的世界,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创作原型,再通过想象扩展出一个虚拟世界。通过李天飞的介绍,我们得知,文章中众多空间结构的设计构思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从真实的人类世界逐级扩充出来的,是高深的宗教理论的凝练简化。这也是《西游记》能成为世界级名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读全书,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从前读《西游记》只是浮于皮毛,太多的精华与知识的延伸都被我们走马观花的阅读错过。书中不仅对《西游记》所展示的整个宏观层面进行了深度解释与分析,对于引起孩子们兴趣的、看似无厘头的问题也进行了解答,比如“怎样才能获得超能力”“为什么孙悟空会筋斗云,却不能背唐僧飞到西天”等。这些有趣的问题在李天飞的笔下都有了更有趣的解释,作者站在取经人的角度为读者再现了西行之路的艰难险阻。通过写作时大量资料的查阅,作者也努力为读者打造了“在所有不靠谱的书里,比较靠谱的”一本书。

对于一本名著的解读、理解建立于通读全书之上,只有进行整本书阅读、细致阅读,才能在攫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理解。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阅读模式由纸质书转变为手机,阅读的内容也逐渐由整本书转变为简化版的浓缩书籍。愈加趋向于碎片化、浅显化和情绪化的阅读模式是一种良性发展吗?显然不是,这种浓缩版的阅读模式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较快地完成阅读,整个过程中除了情绪的波动外,大脑不会有多余的痕迹与反应。一位名叫 Mi-chael Harris的作者在《环球邮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段落旋转,句子像树枝一样折断;思绪逐渐飘远,这是阅读的常态。我把我的视线重新拖回书页上,尝试专注。半小时后,我扔下书去刷剧。”长期接受一种简约化、凝练化、碎片化的阅读内容,极易变为认知模式。接受任何内容的过程,也是认知模式再训练和再识别的过程。长期沉浸在手机阅读模式或是简化版的书籍阅读,会使我们患上“获得性阅读功能丧失综合征”,我们没有停止阅读,但是停止了原有的那种沉浸式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当我们再次面对一部长篇书籍时,我们则需要付出极大的注意力来完成书籍的阅读。当我们在进行着浅层阅读时,多是在进行一种流于形式的、不求甚解的观光式阅读,仅是阅读到文章的大概思想,而难以真正领悟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那么,最佳的阅读方式是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提到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还是深入体会书籍中所蕴藏的独特灵魂?从获得知识、丰富精神世界这一根本性目的来看,显然后者更胜一筹。为了弥补及预防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伪阅读所带来的不足,现如今,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提倡“整本书阅读”,不仅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定,而且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强调整本书阅读,也是在强调阅读的完整性与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倘若我们对《西游记》进行过完整详细的整本书阅读,那么,再看李天飞的这个解读版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浓缩的也许是精华,但更多的精华需要通过自己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来获得,千万文字过眼,在脑海中留有痕迹的,抑或是留有疑问的,才是这本书中独属于自己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