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0期(总第377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德育融合学科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成都天府新区湖畔路中学 夏娟
前沿探索《教育导报》2023年第10期(总第3775期) 导报三版

德育是整个社会共有的教育范式的综合。就其本质来说,德育就是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按照特定的社会需求,有意图、有规划、有统筹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心理思想上的系统影响,并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集中转化为每个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目前,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我国教育学理论界及教学一线德育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但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德育理念过于狭隘、德育系统不完善、德育路径过于单一的三重困境。本文拟通过分析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三重困境,探寻突破困境的策略。

困境一:德育理念狭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德育“狭窄”观。这种狭窄的德育观直接限制了德育工作者的教学视野,将德育的范围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将德育教学推向由思想政治课单打独斗的局面,弱化了全面育人。二是德育“点缀”观。教师往往只是在自己的课堂中蜻蜓点水地把德育内容一带而过,仅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三是德育“分裂”观。学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提升的现象。

笔者认为,突破德育理念狭隘困境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一方面,秉持全体德育的认识。教师应主动加入到德育的行列中,使育人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另一方面,树立全面德育观。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德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它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内容以及唯一方法。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还应该涵盖道德品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我们不仅要通过德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情趣、高尚的审美能力、文明的言谈举止、坚强的品质意志、崇高的理想信念等。

困境二:“小德育”体系不完备

德育工作是一个体系庞杂,丰富完备的系统工程。从全社会的“大德育观”出发,学生健全德育的培养与发展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共同关注,德育社会化以及社会德育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封闭性的学校道德教育已经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德育发展的新要求。

以学校为核心的“小德育”体系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涣散,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导致学校层面缺乏对德育工作统一的统筹协调以及监督引导。如:某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科任教师会将问题学生移交给班主任。若情况比较严重,班主任将学生送到德育处交由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同事处理。二是学校德育教学内容配备不足,体系残缺。目前,学校最主要的德育课程是思想政治课,但是,其他的诸如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往往散落在课程的各个部分,不仅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造成教师在学科教学时到底渗透什么样的德育内容也变得相当不明确。

突破德育系统不完备困境的对策:一方面,要组建德育工作专项小组,将德育工作完整地穿插在学科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系统全面的德育目标任务体系和适当的激励机制。把德育渗透学科的情况作为重要的教学成果,放到与学生成绩同样的地位来考评,并将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教学业务检查、教学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详细具体的学科渗透德育的内容体系。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科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困境三:德育渗透路径单一

教育家窦桂梅说:“德育渗透,是让德育浸泡在学科中,即德育教育必须通过学科教育的方式实现。”

目前,学科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1 .德育灌输法。德育方法的简单、生硬,忽视与学生的平等沟通,缺乏与学生心与心的对话,必然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本身的反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严重影响德育效果。2 .穿靴戴帽法。把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当做是一件“差事”,在教学过程中“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说几句“高大全”的德育口号就草草完成了德育渗透的各项任务。突破德育路径单一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丰富德育教学形式。在坚持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德育活动。如社会实践、情感体验活动、小发明、小创造等,在这些活动中按“有意原则”来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

二是避免生搬硬套,全力抓好“四个注重”。具体而言,第一,要依据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德育素材,找好德育切入点,注重确定好德育渗透点。第二,要在德育教学中,将学科教学的内容与德育教学的主题有机结合,自然渗透,适度穿插,注重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第三,要通过背景介绍,创设情境,分析人物形象等方式,注重灵活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第四,要随时注意德育渗透效果,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

三是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德育氛围。思政教师要在德育工作中勇于担当,但学校更应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布局德育工作,构建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管理模式,并通过规章制度来对每个教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进行德育工作考核,使之真正树立并实践“德育就是我的事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