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5期(总第378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川省中小学生迎来“开学第一课”
学雷锋精神 传中华美德 护绿水青山
《教育导报》2023年第15期(总第3780期) 导报三版

课堂速递

跟着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发扬雷锋精神;走进三苏祠,品苏轼诗词,学“三苏”家风;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天府绿水青山。主题思政课后,几位老师和课代表们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德育课,既有中华优秀美德的传承,也有劳动教育实践的建议,还能学习到四川为何如此美丽。

学雷锋精神 育劳动新人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每年3月5日,我们都会纪念雷锋,重温雷锋精神。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不劳动,不成人。来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的李璐阳同学作为课代表,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朱雪林老师一起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劳动中传承雷锋精神”。

课代表有话说

6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纷纷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雷锋的精神品质。悠悠六十载,雷锋精神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印刻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中,经久长存。

雷锋精神永传承,劳动实践我先行。习近平爷爷曾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在劳动中,我们可以学会付出和奉献,可以理解责任与担当,可以懂得善良与忠诚,可以养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新时代、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从雷锋精神中汲取营养,要在劳动实践中练就本领,崇高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实际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走进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走进劳动中的雷锋精神。

老师开讲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劳奉献的优良传统。迈进新时代,全党、全社会更加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就是在劳动中,在手脑并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把我们培养成为一个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好少年。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学习弘扬雷锋精神,除了要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及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还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而敬业和创业精神都是在劳动中练就的。

雷锋曾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劳动:“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同学们,你们看,雷锋就是这样不断地告诫自己,劳动最光荣,他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在不懈的劳动中去实现个人追求,才成为了数代人去学习的榜样,充分说明了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不仅是一切知识、智慧和美德的源泉,也是发展我们知识与能力、品格与美德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会有创造。”

任何一项劳动,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双手和体能,也锻炼了我们的大脑和心灵。我们在劳动中接触并了解身边的人和物,在劳动中建立并发展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和责任感,逐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我认为要坚持好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立足真实生活,在真实劳动中开展劳动教育,我有三个建议给大家。

一是做好三件“事”。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刷牙、洗脸、洗澡,做好个人清洁卫生,自己做作业、整理书本文具、自己洗衣服、洗鞋袜,整理收拾衣柜房间等。其次是做好身边的事。家庭、集体的事积极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分担家务,学会生活技能,养成家庭责任感;做好班集体、学校劳动,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再次是积极参与生产事。积极参与学校或家庭、社会组织开展的工农业生产和第三服务业劳动,经历创造物质产品的真实过程,体会平凡劳动的艰辛与伟大,感悟科技进步推动劳动创新和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用心”劳动。所谓“用心”劳动,就是情感上要主动积极、全身心投入劳动,要专注认真地劳动;行为上要按照安全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劳动,有步骤有方法地劳动;遇到困难,要坚持到底,不怕吃苦,创新劳动;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地劳动;形成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

三是坚持劳动分享与反思。注重向同伴、老师、家长等分享交流劳动的感受与体会,回顾与反思劳动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由己达人,体会父母、教师和其他社会职业劳动者的不易和伟大,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同学们,60年前,你们的祖辈都在学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的理想信念,学习他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些来自劳动过程中的精神,正是塑造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还有十多天,就是3月5日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发展自己,用劳动建设祖国和创造美好生活!

知识卡片:在劳动中传承雷锋精神

什么是雷锋精神?在我看来,雷锋精神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热爱劳动、勤奋、刻苦、肯钻研。在学校里,我会帮助老师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老师减轻负担。同学如果遇到困难,我也会竭尽所能帮助同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很多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心里也感到十分愉快。在家里,我会主动承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苏汉森

迎着第一缕春风,我将代表着希望与美好的一棵棵绿植种入土中。方寸之间,见证的是我用双手劳动换来的果实。习近平爷爷说过: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它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用心植一片草,就会翠绿一片大地;用爱种一棵树,就会留一片绿荫。用劳动践行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如这播种的春苗一样,在我们少年儿童心间播种、萌芽、生根。

——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 郑涵菲

劳动不只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传递中华民族“返璞归真,勤劳勇敢”的精神图腾。我清晰地记得,幼时,在一次敬老服务的活动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的力量;小学时,在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我种下了人生第一株小花;初中了,我和同学们在“菁莪园”中打造了一方小田;现在,我还参与到社会劳动实践,在新场古镇治安志愿中历练,在彭州“脱贫调查”中进取。

新时代,新青年,让我们以书为锄,以笔为镰,成为一名“劳动中的小雷锋”!

——2022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成都市树德中学 蒲张泽

品“三苏”家风 展中华美德

去年初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专门去了眉山三苏祠,而在今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总书记也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志远”。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的魏子翼同学作为课代表,与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刘俞廷老师一起为我们介绍了“三苏”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课代表有话说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源自其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至善至纯的文化结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无论是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还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操,还是仁爱孝悌、尊师重道的伦理规范,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传世瑰宝,是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底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传承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最基本的途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着丰富的中华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正如习近平爷爷在三苏祠所说:“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苏轼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传承至今的家风家教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我们一同走进三苏祠,走进三苏家风,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

老师开讲

同学们,苏轼这个名字,你们一定听过,也应该知道一些他写过的诗文。今天,我们通过苏轼的几个故事,来了解何为“中华美德”。

初心:早岁便怀齐物志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从年轻时离开蜀地到终老他乡,始终致力于为广大的普通人谋求更多福利。眉山的三苏祠里,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守其初心”,这四个字出自苏轼写的《杭州召还乞郡状》。年少的苏轼便以古代著名的高洁人士范滂为榜样,后来他在一首诗中也说“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也就是说,苏轼从年少时便有兼济天下的雄心,哪怕作为官阶低微的官员,也希望可以为广大普通人做更多实事。

虽然苏轼是才华横溢的天才,但是他的为官经历却非常坎坷,“乌台诗案”后更经历了一系列贬谪,最后甚至贬谪到了宋代最偏远又蒙昧的海南岛。一路上苏轼历经千辛万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苦中,苏轼从来未曾忘却自己的“济时心”,在他贬谪到各地方为官时,为民做了许多事,除了因疏浚西湖而修建苏堤,并因此造就了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还在遭遇瘟疫的杭州创办了“安乐坊”,收治贫困的病人。苏轼还在徐州抗洪救灾、治理水患;在黄州成立“育儿会”,专门救助弃婴;在儋州指导农业生产,兴办教育等等。多年的贬谪中,苏轼所到之处,都尽己所能去造福一方百姓。

豁达: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免不了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但苏轼面临艰难困苦的豁达胸襟更是让人钦佩。苏轼被贬黄州时,担任的是团练副使,没有俸禄,也没有官舍居住,全家二十多口人常过着“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日子。但是这样穷困的生活中,苏轼依然乐观面对,经过苦难的磨砺,反而更加开阔,并表达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旷达。再贬到更偏僻落后的岭南时,苏轼却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面对逆境,苏轼始终坦然自若。

同时,这份自若也体现在善于苦中作乐、找寻生活趣味。比如到了黄州,苏轼便积极地改良当地猪肉的烹饪方法;贬到岭南地区,苏轼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吃过生蚝后,他又写信给儿子说千万不要让朝廷中的官员知道这里有这样的美味,不然他们都要到海南来瓜分这份美食了。但即使是最简单的野菜羹,苏轼也吃得津津有味,还自创了许多美食。

传承:博爱处世人长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苏轼,离不开眉山苏氏家族良好的教育。从苏轼往上追溯四代,他的曾祖父苏杲,当时,苏家本家境殷实,但这位曾祖父在离世的时候,却只留给独子,也就是苏轼的爷爷苏序,薄田两顷和一间破房子。那么,家产去哪里了呢?苏杲全都施舍了出去,因为在他看来,财散德聚,自强万强。这种家风到了苏轼爷爷苏序这里,接济乡里,施舍他人又多了一重境界,比如送地,他不是白送,而是用很低的价格将地卖给他人,以示维护对方的体面和尊严。也许,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才有了后来的惠州苏堤,要知道,为了帮助百姓修这条堤坝,苏轼花尽了家产,还求助于弟弟苏辙,当时同样被贬在外地的这个弟弟本也不宽裕,但也凑齐了哥哥需要的钱财。

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美誉。在这些文学贡献的背后,正是眉山苏家“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的家教传承。比如,苏轼在送别长子苏迈走上仕途时,赠送了一个砚台,砚底刻有铭文“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意思就是,学习要如饥似渴,追求上进要时刻自我提醒,为官行政时要考虑百姓的利益。

同学们,苏家数代人执著于经世济民的政治理念,坚守修身立德的处世之道,这种家风,早已超越一宗一脉的意义,已经载入中华史册,影响着万千中华儿女,传扬着中华文化美德。

知识卡片:品诗词中的“三苏家风”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且非特圣人而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引用苏轼作品《思治论》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吾从其可行者而规摹之,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日夜以求合于其所规摹之内,而无务出于其所规摹之外。

——如何攻坚克难,追求高远?苏轼在《思治论》中给出的答案。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中引用苏轼《晁错论》的名句,意指成就伟大功绩之人,不仅要有超凡才能,还要有坚忍意志。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苏轼《前赤壁赋》的这段名句。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贪婪的索取,这既是苏轼的乐观豁达,也是他在面对物质享受时的自我约束。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一个人饱读诗书,那么,他的才华、他的气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场合多次引用过“腹有诗书气自华”。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如何才能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礼记·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学习不好”的六种可能中的一种,“教之所由废也”。

护天府山水 建美丽四川

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有一个国际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也专程前往宜宾三江口,了解这个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保护情况。

天府四川如今有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得益于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来自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的罗欣益同学作为课代表,与 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 WCPA)委员、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所长沈尤老师一起为我们介绍了“生态环境保护为何人人有责”。

课代表有话说

天府之国四川地处西南腹地,横跨五大地貌单元,包括六个气候梯度。川西高原耸峙、雪山巍峨,滋养出了中国极具生物多样性的垂直自然带,川东盆地沃野千里,果蔬粮丰,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到金沙文化,从都江堰林盘到雪山脚下的公园城市,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仅仅是一片生存的栖身之所,也是多种文明的繁衍生息之地。

优秀灿烂的天府文化离不开四川独树一帜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生命之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是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

同学们,天府四川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的力量或许很小,我们的力量也可以很大,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生态丰富多样的天府山水,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四川。

老师开讲

同学们,你们应该都知道四川有“天府之国”这个称号,但你们知道这四个字代表了什么吗?四川横跨五大地貌单元,包括六个气候梯度,其实,四川除了没有海洋,几乎拥有地球上所有类型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类型。比如,既有海拔仅有188米的峡口低地,也有海拔7556米的极高山峰;既有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也有波澜壮阔的川西高原;既有茂密的森林,也有辽阔的湿地;既有长江的激情澎湃,也有黄河的温柔平缓。

正是这种多样的自然地理类型,造就了四川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孕育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命。所以,物种的繁多,物产的丰富,气候的宜人,适合人类生活生产,让四川从古至今都有着“天府之国”这个美誉。

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四川有野生脊椎动物14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兽类231种,鸟类759种,爬行类120种,两栖类110种,鱼类246种和亚种。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0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0种,包括狼、猕猴等。

四川有高等植物14470种,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其中,裸子植物种类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被子植物种类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包括光叶蕨、攀枝花苏铁、红豆杉、峨眉拟单性木兰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2种,如西康玉兰等。

四川还有许多特有植物,如白皮云杉、康定云杉、剑阁柏木、大叶柳、毛桤木和峨眉矮桦。此外,四川还是全国重要竹区之一,竹子在全省均有分布,现有竹类18属164种,其中乡土竹种140余个,特有竹种73个。

四川是生物多样性的佼佼者,除了多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四川得以充分发育,更是中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丰富而典型的生物多样性,使得主要涵盖四川的中国西南山地也成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我们把这种有着多种多样生命形式的情况称为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环境,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多种工业原料和丰富的生态产品。

简单来讲,我们平时吃的粮食、蔬菜和肉类,其实就是直接或间接从各种动植物身上获得的;我们穿的衣服,使用的书本纸张等等,也是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我们出去旅行看到自然风光其实也是由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等等构成的。

家里养了猫猫狗狗的同学应该知道,猫狗有非常多的品种,即便是同一种类的狗狗,也会出现体型大小不同、毛色各异等许多的差异,这也是多样性的体现。

在我们四川有两个著名的古人类遗址,一个是三星堆遗址,一个是金沙遗址,这两个遗址证明了古蜀文明灿烂辉煌的同时,也展示了“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有的生物多样性。同学们可能都知道,在这两处遗址中,有很多以动物为形象的器物,比如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神树,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箔,材质各异,造型精美,向我们展示了古蜀人崇敬自然、学习自然、尚美自然的文化基因。

“天府之国”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基础,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当我们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时候,就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则。

同学们应该学习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所谓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基础,既包括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条件,也包括生物多样性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些就是“绿水青山”。当我们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服务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时,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就是“金山银山”。

在当下我们进入国家发展建设伟大新征程的时刻,四川作为我国自然生态大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镇,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我们要时刻牢记国家发展对我们的期许。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需要自觉承担“护天府山水,建美丽四川”的使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降碳、减污和扩绿,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所有的自然生命在美丽四川这个大家庭里和谐共生。

知识卡片: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人类的发展与它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把生物多样性想象成一张链网,这张链网中的其中一个部分被我们破坏了,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影响到更多的物种,就连水质、土壤、大气都会被波及,而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阻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相应地提升生态环境的韧性,优化生态布局,现如今四川森林蓄积量位居全国第三,动植物数量名居前列,其中大熊猫种群数量高达1387只,居于全国第一。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无数面临濒危灭绝的物种也重燃生命之光,地球万物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在维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也是保护着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