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发布,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对“有担当”的阐释提到:“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理解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必然落在教育实践中去。
从目前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实施路径主要有3种: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由区域或是学校开发的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地方)教材,定期或不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国家教材中寻找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切入点,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三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旨,开展主题活动,如模拟联合国、模拟奥运会、走进“某”国、探索丝绸之路、世界“水”日等活动。这三种路径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是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如果仅由有兴趣的学校去做,容易失去持续开展的动力,且只能做到一花独放,难以覆盖全域。为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还需要区域行政机构牵头、整体推进,提升师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首先,顶层设计,搭建国际理解教育的“台”。需要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政策要求,结合本区域实际,做好顶层设计。以成都市新津区为例,在组织框架方面,形成以区教育局为引领、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指导、各学校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在政策支持方面,先后出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指南、课程实验学校选评方案、活动课程指南等,推动区域内中小学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其次,以点带面,塑造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面开花容易流于形式,以点带面才能逐步推动。成都市新津区先后推荐多所学校参与上级相关优质学校的评选,目前有3所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4所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学校、5个学校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单位等市级优质示范校。此外,还有十余所区级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学校。如实验初中的“津世对话”、新津一小的“交通安全行世界”、新津职高的“非遗传文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验小学的“垃圾分类促环保”、五津初中的“辣样世界”、新津中学的“模拟联合国”、外实校的“世界体育节”等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实验高中、普兴小学、墨文学校、新津成外等学校在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深受师生欢迎。同时,以各市级优质示范学校为内核,其他学校为外圈,教育集团引领,以点带面,从城区到农村,辐射引领各集团内的学校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区域内学校的整体发展。
最后,课题引领,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魂”。虽然各地的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国际理解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还需要认真研究,找到必要性和规律性,才能扎根于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要做好这些研究,需以课题的方式开展,去深入探究,找到开启国际理解教育的“秘钥”。
在区域层面,新津区以市教育局牵头的市级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研究”为抓手,多次召开研讨会,请专家作讲座、现场指导,为老师们指点迷津。另外,分别开展小学、初中、高中课题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课题研究,新津区找到了区域国际理解教育的“魂”——培养具有“乡土情、中国心、世界眼”的时代新人。“乡土情”指学生要熟知本区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文化脉络;“中国心”指学生要了解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眼”即具有世界眼光,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了解国际事务和共同问题。我们希望每位学生拥有立足本土、拥抱世界的开放心态,既吸纳传统文化精髓,又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充分认识自我,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合作交流,拥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区域整体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