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家长增强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能力,《教育导报·家教周刊》联合新华文轩“优学优教”公众号推出“父母‘家’油站”栏目,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做客访谈,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进行解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实用的家庭教育技能。
本期专家
成都市第四十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四川省卫健委精神(心理)卫生危机干预专家 杨伟
孩子不爱学习,根源在哪里?
孩子不爱学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习缺乏乐趣,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比较弱,没办法从学习中获得自我价值和认同体验。同时,很多家长把学习当成孩子通向成功,获取资源的工具。教育的工具化必然会带来学习的功利化,在功利化的感受下,孩子很容易有挫败感,这样一来,学习就进入了一个不良循环,所以,他无法感受到学习本身的美和乐趣。
第二个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陷入和别人横向对比来确认自己是否学得好的状态,缺少对自己的长远的规划。
第三个原因,家长往往会选择测试前后、开学前后和期末前后等时间点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会造成一种误解,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而没有关心到我这个人,这样一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验被忽略掉,所以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就会打折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可以怎么做?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约等于求知欲。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家长可以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际交往,因为与人交往思想才能打得开,观念才能多元化;二是增长孩子的见识,多去体验不同场景的学习、生活;三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孩子拓展他的能力和视野边界。
这样一来,孩子有比较丰富的兴趣爱好,他就更愿意去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从而增加他的探索欲,有了探索欲,好奇心就有了,有了好奇心,学习的乐趣才能够真正得到激发。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人生的励志故事,然后帮助孩子找到他过去成长经历中,做得比较好的那些方面,进而激励孩子对学习的向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到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学习的本质就像是我们每天吃饭睡觉呼吸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身体行为。因为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行为的发生是从胚胎开始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学习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每天睁开眼睛,学习行为就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当孩子理解到这个本质以后,他就不排斥学习了。
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
作为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看待学习这件事情。其实每个人都有想把自己建设好,发展好的内驱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与成就,这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也是青少年自我成长过程中建立自主感、自我统一性非常重要的契机。
作为老师和家长而言,要思考怎么把对孩子的期望或者要求,转换成孩子自身的需求。同时,孩子也要认识到,原来我的人生发展,是要我自己对它负责。假如没有任何人对我提出任何要求,我需不需要学习?当他深刻明白这一点以后,他会发现,原来学习行为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那我就应该把这种品质建立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教育导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