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5期(总第382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全职儿女”火了,是出路,还是退路?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3年第55期(总第3820期) 导报一版

近年来,一种新型“工作方式”横空出世,从业者“居家办公”,靠完成家务劳动、处理家庭琐事、提供情绪价值为生,工资不高但包吃包住,唯一的老板就是爸妈。这个名为“全职儿女”的“新职业”,来自创建于去年的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如今已会聚3895名“打工人”。

作为一种新型脱产生活方式,“全职儿女”转变思路:待业即就业,摇身一变成为居家管家、全职保姆。对此,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华锦指出:此时蜜糖,彼时砒霜。如何赋予孩子安身立命的能力,是每一代家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居家“上班”,带刺的幸福

早起给家人准备早点,吃完饭陪妈妈去菜市买菜,回到家做午饭,负责“打下手”。饭后刷碗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听长辈的唠叨和陪他们唠嗑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晚上主要是“陪伴服务”,和爸爸妈妈一起追年代剧、讨论剧情,有时候也会去散散步、跳广场舞,基本上幸福的一天就结束了。总结起来便是,“一家人整整齐齐,除了没钱什么都好。”

看了“全职儿女”的一天,不少年轻人直呼“羡慕”。逃出就业市场的压力,也摆脱了复杂的职场关系,偶尔想偷懒也无所谓,反正大 boss是爸妈,自己在家做帮工,也省得花钱请保姆,妥妥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过,如此“神仙日子”,“全职儿女”们也并非真的无忧无虑。在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中,有不少组员表示有“高内耗”“低价值感”的精神状态,蜗居在家更多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不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又怎么会产生高获得感、成就感呢?”刘华锦一语道破了“全职儿女”想躺平又躺不平的原因。

“孩子们的理想生活和现实世界相去甚远,成人前,他们的学习重点集中在具体的知识上,而成人后需要他们自己去规划人生和未来。”刘华锦指出,迷茫、焦虑、无所适从是大一新生的普遍心态,而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不是在大学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就能轻易习得的,从长计议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缺口。

在孩子人生的前十几年,家长的着眼点、发力点都放在了学习上,把成绩作为唯一的通关秘笈。殊不知,迈过了学业的重重关卡,孩子们却只能在新的、更长的赛道上踌躇不前,这不仅是孩子个体的困境,也是教育继续需解决的难题。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家庭背景也是一种“硬实力”的当下,回归家庭也可能成为部分年轻人通往幸福生活的捷径,但并非是值得倡导和羡慕的选择。“逃避社会生活而成为家里的‘巨婴’,是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失职失责。”刘华锦表示,不仅是个体的价值感无从实现,对社会的活力也是一种伤害。

同时,有更多初入社会的“00后”表示,“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父母不会‘收留’自己”“在家根本待不住”等等。可见,看起来“向往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并非绝大多数人的首选、优选。

是自由择业,还是新型啃老?

听到“全职儿女”,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把这个概念与“啃老”“家里蹲”画上等号。“全职儿女”们也为自己做出过不少辩解,比如,“全职儿女”并不是完全的“啃老”,还会在家庭内部进行服务;或是仿照企业的形式,给父母打工。为了更好地界定人群,分析问题,刘华锦将“全职儿女”分为了5种类型。

首先是“刚需型”。父母的身体状况或家庭情况需要儿女进行全天候的照顾,这既是刚需,也是子女的责任。

其次,大多数的“全职儿女”处于毕业与就业,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间隙,需要整顿自己,探索未来新的可能,这段时间在家里提供一些服务的同时,也是在继续学习、给自己“充电”,寻找更好的机会。刘华锦认为,这两种情况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而另外三种类型则需要重新审视。

其一是家境优渥,家长主动要求在外失意的孩子回归家庭、承欢膝下,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另一种是家长的“被迫收留”,孩子以逃避社会为唯一目的回到家中,与“啃老”无二。还有“障眼法式”的“全职儿女”,打着考研、考公的幌子要求在家陪伴父母,看似积极向上,实则是用可能根本不会实现的未来给自己和父母“画饼”,本质上与逃避社会没有太大差别。

同时,刘华锦认为,不应将“全职儿女”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如果将陪伴、照料父母“职业化”,是为人子女的失职。“与全职妈妈、全职太太不同,儿女与父母之间并不存在社会的分工,乌鸦尚知反哺,孝顺父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不应以经济报酬衡量。”刘华锦也指出,“全职妈妈和全职太太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选择,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现象。即便如此,当全职妈妈(太太)想重新回归社会工作时,也会面临重重困难,既有来自社会评价方面的认可度不足,对自身适应能力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组员更倾向于因为成年后仍寄居父母家中,而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经济支持。

他们在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或考公考研上岸。也有网友表示,他们应该被称为“派遣儿女”,只是寄居在父母家的“短期无业者”。

可以走走停停,不能拒绝长大

“凡是清醒的年轻人,心里一定会明白‘全职儿女’这个角色,只是暂时的。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还是要踏出家门,被推向社会。”刘华锦指出,是出路,还是退路,关键在于能不能以退为进,短暂休整后再出发。

“我爸说我是他持有的一只长期股票,眼下找不到目标就先歇着,韬光养晦,等到环境好了再说。”豆瓣网友 circle的笔记令很多组里的伙伴羡慕,他们羡慕的并非circle的家庭条件,而是其父母的态度、家庭包容的氛围。

从“985废物小组”的小镇做题家,到终究沦为“社畜”的打工人,年轻一代越来越难以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寻找社会认同和对未来的期待中不断挣扎、屡屡受挫。当焦虑成为一种弥散开来的情绪时,拥有一个可停靠、可依偎的家庭变成了一件格外幸福的事。

学习、竞赛、升学、求职……完成社会认可的标准下的“人生 KPI”一直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但生活不是竞技场,个体的价值、快乐与意义不会因为拼了命的追逐与比拼而增加。被允许慢下来、停下来,就像是一种珍贵的特权,让所谓的“全职儿女”们可以去真正地发现自己、找到自己。

在他们蛰居在家时,无疑要承认许多的“无能为力”,家庭的同承担、共进退或许会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力所能及”,这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上走的过程。

其实,比起事到临头再去调整、克服,从小培养孩子的受挫力、独立性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刘华锦指出,家长缺少对孩子迎接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的锻炼,以及为自己谋发展、规划未来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当孩子发现“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幸福人生”的逻辑链条,在残酷现实中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时,很容易产生“鸵鸟心态”,希望通过逃避解决问题。

之所以强调短期的逃避是被允许的暂停,是因为溺爱会滋养惰性,一辈子待在家里不现实。“眼前的安逸生活长此以往,换来的是与社会的脱节;寄居家中的衣食无虞,会使人忘记劳动换取财富的辛苦过程。”刘华锦的提醒其实也是许多“全职儿女”的担心和焦虑。

对此,她也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家庭的支持是重要的底气,而自己通过挑战、克服难题而具备的能力、素质则会成为未来人生真正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