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中学 李正龙
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距州府西昌110公里。作为全县唯一的高完中,学校现有“一校五区”,学生多达1 .2万名,班级219个,教师803名。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趋于完善。但是,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针对教师力量薄弱、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我们在教师发展、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试图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一、问题分析
1 .家庭教育缺位。布拖县占地1685平方公里,学生家庭离学校最远达60公里。各乡镇地域条件各异,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作为偏远民族县,不少家长进城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缺乏必要监管,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祖父母辈。老人往往溺爱孩子,更无法在学习上进行有效管理,孩子的人格和健康心理培养缺失。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
2 .师资队伍薄弱。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的年龄偏大和文化素质偏低,其教育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特别新课标发布后,一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显得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校区之间教育质量差异大。
3 .管理体系不健全。与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学校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没有有效的教师发展管理机制。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缺乏路径、把握新课程教学能力欠缺,教师自信心不足、职业幸福感差。
二、质量提升策略
1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我们大胆探索,针对学生实际,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大胆去掉高于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达成度。曾经,一些教师担心降低教学要求会导致学生考分降低。但实践证明,教学目标调整后,学生听课效率提升较大,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2 .活动育人,提升成绩。有人认为,学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校应该少组织学生活动,多让学生把时间用在作业上。但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提高学生自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一个八年级学生,原本天天旷课、不想学习。老师发现他唱歌水平不错,鼓励他参加学校“十大歌手”比赛。他获得一等奖后,他变得自信了,对学习也有了热情,学习成绩慢慢有了进步。
3 .强师行动,赋能教师。首先,学校注重开展师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坚定教师立德树人的理想信念。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教师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身上延续,教师的幸福在一年又一年的辛劳付出中获得。其次,学校注重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学校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教师培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引导教师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著名教授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才能不断改进教法,不断进步。因此,学校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研管理制度和措施来督促教师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龙头作用,给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也要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开展师徒结对等活动。再次,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互联网资源,学校引导教师将远程教育和网上资源用于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继续教育工作。最后,学校重视教师综合育人能力的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新入职的老师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并不了解布拖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和同伴互助的方法,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民族地区只有不断建设一批热爱教育事业、乐教勤业的教师,才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4 .完善制度,挖潜增效。学校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常规管理、课题申报、成果奖励、职称晋升、评优选模等制度,力争做到奖勤罚懒,挖掘教师发展潜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民族地区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刻不容缓。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把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作为发展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民族地区教育才能得到蓬勃发展。只有教育事业发展了,才能真正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专注 王浚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