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83期(总第384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松弛感: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底气
本报记者 张文博
《教育导报》2023年第83期(总第3848期) 导报一版

父母爱子必将为之计深远。对孩子而言,幸福的童年能够疗愈他的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怎么给孩子营造幸福的童年?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文轩家长学校、成都市锦江区柳江街道共同主办“培养家庭的‘松弛感’”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通过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搭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发展。

松弛感≠“躺平”和摆烂

以潇洒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万物皆可卷”的时代,面对生活的不可控和无力感,不少人以放弃的方式和消极的情绪来麻痹自己。“松弛感不等于“躺平”和摆烂。”在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华锦看来,松弛感既是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情壮志,也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散舒适;既是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慷慨激昂,也是竹林七贤不拘礼法、逍遥自在的处世方式。

换句话说,就是以潇洒从容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摔碎了碗,就收拾收拾;走错了路,就顺便看看风景;淋了雨,就喝着热水大笑;搞砸了事情,就重新再来。正所谓“任凭云卷云舒,我自岿然不动”。

一位网友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位女士带全家乘飞机出行时,遇到孩子证件过期、行李需重新托运等突发状况。旁观者猜测这家人一定会爆发争吵,但没想到全家人没有任何指责,而是从容地重新安排,淡定地继续旅行,轻松地解决了一件旁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网友们纷纷感叹: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如此松弛的家庭。

有人说,这和家庭经济条件有关,有钱,不怕损失,当然可以淡定松弛了。其实,这不是关键。有些家庭,即使不富裕,却有着稳定、松弛的氛围,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这种安心、愉悦的感觉,滋养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会让整个家越来越好,也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刘华锦表示,松弛感的核心实际上是情绪稳定和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呈现的是一个人面对压力能轻松驾驭,给自己更多空间的状态。当把松弛感放在家庭关系中时,它的本质是指每个家庭成员积极的思维方式、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平静的沟通方式。

谈到积极的思维方式,刘华锦分享了5个观点: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才,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人,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比学历更重要的是学习力,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抗挫力。拥有积极思维方式的家长,不会因为孩子一次考试得了满分就欢天喜地,也不会因为孩子一次考试不理想,就对孩子当头棒喝。“要看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单独的唯分数论。”

勇敢面对逆境

松弛感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

北京冬奥会上有两个熠熠生辉的明星,一个是谷爱玲,还有一个是苏翊鸣。这俩孩子都是我们公认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体育竞技能力非常强,学习成绩优秀,同时也很温暖,在外人面前呈现的都是一种笑眯眯的状态。

谷爱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拥有全天下最好的妈妈,这可谓是对一个母亲最高的褒奖。将女儿培养成为奥运冠军的谷燕并非世人所想象的“虎妈”,她经常告诉谷爱凌,不要做完人,因为做完人太累了。正因为妈妈为她营造的松弛的家庭氛围,才让谷爱凌的内心充满力量,一路不断地突破自己。

松弛感有助于孩子勇敢应对生活的风浪。当下,部分孩子心理脆弱,抗压力差。实际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抗挫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怎么去培养。

84岁的著名导演楚言在第三十七届香港的金像奖上说过:“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盈”四个字砌的,任何人,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天亮的时候,你一样要起身做回个人继续生活下去。“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你的成功,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你的失败。”刘华锦表示,通过松弛感给予孩子抗挫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家庭的幸福和美满。

那么,有松弛感的家庭有哪些表现?

第一,遇事不责备。批评和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增加一层防护,孩子也会因为受到批评而竭力为自己的错误辩护。

第二,有事一起扛。这句话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不管你当下怎么样,不管你遭遇了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这也是孩子活在这世上最大的底气,因为他知道背后有强大的父母在支撑他。

第三,明确边界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能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实际上,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反而发展得更好一些。

第四,降低期待值。谷爱玲的妈妈说不要做完人,实际上就是在降低期待。因为做完人必须各方面都很优秀,这样的生活又累又紧绷。

最后,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一个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孩子,必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且看且从容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每个人都渴望在家庭中感到安全、轻松,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子,都能被接纳、被包容。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简单来说就是家人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关怀,遇到问题一起承担和解决,而不是陷入互相对抗之中。

在讲座现场,刘华锦给家长们展示了两幅图。两幅图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出两个不同的画面。“每个人基于自己站的立场不同,认知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刘华锦表示,就好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育儿方面同样如此。当父母觉得孩子很不像话,不如换一个思维去看,也许就能挖掘出孩子的与众不同。

在作家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一书里有个细节——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子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样的心态不仅是说速度要慢,更主要的是父母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

“有时候父母太心急了,快点做作业,快点出门,剥夺了孩子品尝生活滋味的机会。”刘华锦指出,这种喜欢催促的情绪往往同我们的观念有关:绝对化要求,包括完美主义倾向,总是想“应该如何”“必须如何”;过分概括化,也就是以偏概全;糟糕至极,一般的负性事件也能感受为是灭顶之灾。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情绪 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源于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解读得好就会让你笑眯眯,解读不好就会让你憋屈。因此,营造良好的松弛感,可以让我们遇到糟糕的事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心情也就随之转换。

此外,培养家庭的松弛感离不开平和沟通。刘华锦告诉家长,好的沟通要遵循平等尊重、接纳包容、信任支持、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这5大原则;同时避免简单粗暴甚至打骂孩子,羞辱孩子、伤害孩子自尊,与其他孩子比较,高高在上、空洞说教,唠叨、翻旧账,不给孩子独立自主空间,命令、威胁或讨好迁就孩子,给孩子贴标签,抱怨、发泄情绪,对孩子失去信心,放任自流等。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并不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安全感。”刘华锦总结道,面对琐事不争执计较,淡然处之;遇到大事不互相责怪,共同承担,这才是一个和谐幸福家庭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