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86期(总第385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有高中生:平等交流,看见孩子真实的需求
本报记者 王浚录
《教育导报》2023年第86期(总第3851期) 导报二版

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有何特点?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对于高中孩子的学习,家长应主要关注哪些方面?针对高中生家长普遍存在的这些困惑,记者近日采访了四川省雅安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高2021级7班班主任羊巧玲,听她讲述在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孩子共情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羊巧玲常常会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老师,孩子不听我的。”“他什么都不和我们说。”

“高中生正处于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其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羊巧玲认为,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对父母的唠叨往往表现出不耐烦,不愿与父母沟通,甚至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通过和很多学生交流,羊巧玲了解到,孩子不愿和家长交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很多家长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去教导孩子,去给孩子讲大道理,没有真正地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久而久之,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羊巧玲表示,在亲子关系里,孩子缺的不是“大道理”,他们需要的是家长的“共情”。所以,教育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而不是讲道理。青春期的孩子不仅需要成长的独立空间,他们还需要被听见、看见、回应、尊重、理解、认可。

那么,如何与孩子共情呢?

首先,要尊重、接纳孩子的情绪。凡事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样的情绪,都尽量接纳。当孩子出现抱怨情绪时,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试着与孩子平等对话,不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而是展现出理解孩子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心,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理解、接受的,这样孩子也就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

其次,要共情倾听。“当孩子愿意和我们交流时,我们就沉下心来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和孩子产生共鸣,让孩子有‘被听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在孩子的信息分享中了解其真实需求。”羊巧玲举例,假设孩子抱怨某次考试比较困难,有些题是从来没做过的。或许,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没有考好,担心家长批评、指责。很多时候,孩子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需要家长认真倾听,从倾听中感知孩子的真实需求。

接下来,需要共情询问。“询问不是评判,不是讲道理,而是和孩子一起平等交流,站在‘朋友’的角度引导孩子表达真实的想法,并且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善于提问很重要,不能带有批判、质疑的语气,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循循善诱。如此,孩子可能更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羊巧玲说。

最后,做到共情回应。“除了和孩子平等交流,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支持,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知道,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他是需要帮助。”羊巧玲谈到,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时,一定要有适时的回应,若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合理建议,来帮助孩子真正解决遇到的问题,得到孩子的认可,沟通才真正有效。以后孩子遇到困难时,才愿意和家长诉说,家也真正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听出音、问出情、应出法,沟通才能真正成为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纽带,家长方能抵达孩子的内心深处,与孩子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

培养核心素养,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羊巧玲在班级管理中发现,面对升学压力,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实,孩子成绩的差异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羊巧玲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他们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要多关注其成长与发展,少关注成绩。

具体而言,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动机。动机是激发孩子努力向前的力量,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当前有一些高中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未来更是没有任何规划。所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奋斗目标,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能力需求确定学习目标,从小的目标开始,不断实现并获得成就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了目标之后,家长应关注孩子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没考好,其实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没有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消化、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羊巧玲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这需要用很多时间去探索,但是朝着对的方向试探与前进总会有所收获。”

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时间的坚持培养出来的。“从高一开始,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思维的培养,引导孩子多读书、爱思考,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羊巧玲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羊巧玲看来,作为高中生家长,还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是否扎实。如果在基础知识掌握上有明显的缺陷,她建议家长尽快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否则可能会影响高考的发挥,“家长还可以定期与孩子聊一聊学习,看看孩子是否偏科,是否一直对学习抱有期待与好奇心。”

羊巧玲说,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希望家长们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路径,言传身教,带着孩子从感性走向理性,度过精彩的高中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