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01期(总第386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大学区制”改革推动教育强区建设
■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教育导报》2023年第101期(总第3866期) 导报二版

“建设教育强省”⑤

绵阳市涪城区自1992年建区伊始,就注重区域教育良性发展。2022年4月,涪城区进行了“大学区制”管理改革,重构教育供给链、教育治理方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流动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强区建设迈向新征程。

重构教育供给链条,凝聚高质量发展加速动能。“大学区制”是进行涪城区域学区化管理改革及实践探索所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体制。涪城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地域为参照,结合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有益经验,合理规划生源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区域划分为城南、城北、城西三大学区,每学区分为优质、均衡、发展三个圈层,分别配置相应地域的初中、小学,优质圈层均由集团化学校牵头。各学区科学制定入学标准,让中小学生尽可能更方便就近入学。根据“相对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当、九年一贯对口”的要求,区教体局在片区内为学生保障一个基础学位,同时家长可为孩子选报一个共享学位,满足“上好学”的实际需求。大学区管理全覆盖,有效缓解了家长的入学焦虑,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

重构教育治理方式,形成多元主体共治新格局。大学区实施学区长负责制。每个学区设学区长一名,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在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方面赋予一定管理权限,以加强大学区内学校资源、课程、师资共建共治共享,科学规划学区内学校布局,由牵头学校向成员学校输出先进管理理念、优质教师资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实施捆绑式发展。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各圈层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施捆绑式发展。建立配套的大学区工作例会制度、调度制度、报告制度、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促进大学区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重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区优质资源均衡。在大学区内以集团化办学为核心,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合作共生机制。涪城区在大学区内实行“六统一分”推进机制。统筹招生管理。统筹教师配置。坚持政策驱动,通过实施“区管校聘”教师管理方式改革,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大学区内,实施名优教师交流轮岗“星火”计划。统筹教育资源。大学区牵头设计,推动各校图书馆(室)、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统筹课程建设。大学区建立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课程改革机制,深入整合大学区资源,建立大学区特色化校本课程体系。统筹教育研修。组建大学区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研修管理组织,推进大学区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统筹考核评价。以大学区为单位实施捆绑考核评价,重点对大学区资源配置水平、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考核,积极指导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鼓励以大学区为单位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分校落实责任。大学区领航学校在文化理念、师资团队、教育科研、素质教育等方面引领、辐射、输出,突破校际瓶颈,形成学区特色;在大学区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各成员校充分发挥主体责任,改革创新,各美其美。

重构教师流动模式,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涪城区按照先城区、后片区的原则,通过入新编、消超编、调结构的路径,全面实施教师区管校聘、全员流动的管理机制。在区管校用机制下,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相对均衡、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置大学区内师资,优化学区内的教师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在学区内部,通过建立城乡之间、“校对校”校长、管理团队、教师轮岗交流措施,建立完善大学区内教师教研和培训制度,组建联合教研组,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观摩教学等,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引领、师徒结对、专题培训、科研互动等不同方式,形成教师交流、教研与培训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