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21期(总第388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场母女间的“手机争夺战”
■陶敏
《教育导报》2023年第121期(总第3886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避免孩子沉迷手机,也成了不少家长面临的难题。如何智慧地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回归现实生活?一位妈妈在与女儿因手机爆发冲突后的思考和做法给家长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或许,比起没收手机、严控使用时间等方法,与孩子良好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加重要。

冲突

手机引发的“亲子大战”

这天晚上,孩子与我彻底打破了掩藏许久的“伪和谐氛围”。那时,她正在书房里写作业,我来到她跟前,巧妙地说,现在电费越来越贵,我们俩在一个房间学习可以节约用电,还可以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征得她同意后,我便坐在一旁看书。

但我并没有认真看书,因为我要实施一个预谋已久的计划,那就是“刺探”女儿有没有认真学习。我佯装翻着书,偷偷观察她到底在做什么,不料很快便有了成果。在写作业的间隙,女儿总是频繁地把手机拿出来翻看。我先是好言相告,可她却每每用一句“知道了”回应。几个回合后,我败下阵来,只好忍气吞声继续观察。

听声音我就知道,她是在浏览短视频,一刷几分钟,或者看群消息,信息提示音响个不停。半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不能再忍了,得主动出击。于是,我让她把手机放到书房外,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不行,我要关注老师发的消息!”又经过几次严正交涉无果,她甚至变本加厉地拿着手机不放,并扬言“你要看着我玩,我就玩!”明摆着一副你奈我何的表情。

我隐忍了许久的情绪在此刻彻底爆发,一个箭步冲到她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她手上夺下手机,狠狠地砸向地板,只听得“砰”的一声,她瞬间跳了起来,像一头愤怒的小狮子发出咆哮,开始歇斯底里地哭诉:“我平日里学习压力那么大,回来抽个时间玩玩手机都不行,你赔我手机,你赔我手机里的图片,那是我辛辛苦苦积攒了两年的动漫图片。……”

我还在想应对之策的时候,她不停地数落着,说讨厌这个家,讨厌我,说我抹灭了她唯一的爱好。“你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和心愿都强加在我身上,对我不公平。我每天都处在高负荷的学习状态,周末回家放松一下,还要被你监视,真没意思!”我跟她分析手机带来的弊端,试图打断她的说辞,却越发激起她的逆反心理。

我一时没有办法,只好以静制动,认真、耐心地听她说,默默地记下她说的每件事。或许是说累了,愤怒的“小狮子”趴在沙发上,变得萎靡不振。看她这副模样,我便见缝插针,搞起了“怀柔战术”。我去客厅里冲了一杯蜂蜜水,端到她面前,然后走开。我用余光瞥了她一眼,只见她先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悄悄地端起来喝了几口,又轻轻地放下。又过了一会儿,她终于起身,捡起地上的手机,冷冷地说了一句:“你摔的手机,必须负责给我修好,手机我可以不用,但里面的图片必须在。”我赶紧举双手赞同,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已经摔得惨不忍睹,后壳也碎了。

“小狮子”最后“哼”了一声,关上了房间的门。

改变

用心陪伴,拉近亲子距离

女儿一直以来都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周末我加班或者晚回家时,她总会给我制造小惊喜,有时我进门就可以直接吃饭。偶尔在我忙的时候,她会冲杯自制的奶茶端给我,看着我喝完,晚上也总是嘱咐我早点睡。不仅如此,她人缘很好,还特别能担事。一放寒暑假,大人、小孩都喜欢找她玩,各种活动邀约、出游,她一直扮演着大姐姐的角色,呵护着每一个比她小的孩子。

每次远行,吃穿用度女儿也会操心备好,我也就落得清净,只需要跟着她的步伐前行。手机事件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平日里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当,思索她控诉的每一个微小细节,怎么解开她的心结?怎样回到开心、快乐的亲子时光?

我决定从改善周末伙食着手修复我们的关系,我开始变着花样做她喜欢的美食,给她准备喜欢的零食。然后,我主动去接她放学,以前,她都是自己独立上学、回家,现在,我利用接她的机会跟老师沟通她的近况,看看她平日阅读的书籍,沿途再找一个共同话题,跟她闲聊一会儿,拉近彼此距离,默默改变那些让她不满的行为。偶尔,我也会不露痕迹地提及手机带来的影响,适时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多跟她探讨她喜爱的历史书籍,和她一起去图书馆,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与同龄人交流,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把孩子从手机里“解放”出来。

我知道,目前,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家长只有以身作则做好引导,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多与孩子聊聊理想,谈谈感受,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才能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和解

以身作则,与孩子共赢

为了跟孩子保持同步,我果断卸载了手机里的短视频 APP;也不再拿着手机或智能音箱听书、听音乐,在孩子面前减少看手机的频率;在家里,我会自觉把手机放得远一点。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我也会认真读书、写作,间或送去牛奶、温水,适度关心;周末,孩子去上兴趣班了,我便收拾收拾房间、拖拖地,让孩子回家后能在干净、整洁的房间心情愉悦地学习、玩耍。

慢慢地,孩子的态度有了改变,对我也逐渐敞开了心扉。她会主动跟我说说学校的趣事,谈谈学习上的困惑,聊聊自己的想法。在又一次愉快的聊天氛围中,她再一次问起我手机能否修好时,我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告知她已无法修复,只听她说:“没事,确实坏了,就当是在提醒我不要沉迷了。”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也渐渐领悟到,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需要扮演各种角色,当跟孩子意见产生分歧时,需要快速找到一种适合、有效的教育方法,一边摸索,一边总结,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出改变,和孩子共同成长。

正如《父母的觉醒》一书里所写: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本真,才能与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这场手机事件,终于以“化干戈为玉帛”告终,而我和女儿都是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