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2期(总第389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考试“上岸”之外——怎样找到值得一过的人生?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实习生 黄和林
《教育导报》2024年第2期(总第3897期) 导报一版

近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落下了帷幕。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虽较上一年有所减少,但竞争依旧激烈,“能上岸”几乎成为了所有考生最大的心愿。

考研、考公、考编等“热门选项”的背后,折射出一定的教育问题。努力“卷”学历,填充不了阅历的“赤字”,也并不代表会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本期,我们采访了多位学生、老师及家长,请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在分享感受的同时,探讨如何科学地规划未来,找到值得一过的人生。

未来难寻,顺势而为的“上岸”之路

年少读书时,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父母或老师的口中听过这样的话:现在刻苦努力,逼自己一把,考上大学就好了。不过,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并没有发现“好”在哪里。当下,仅凭普通本科的文凭,并不足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突出重围,而“考研”似乎是通往未来的一把钥匙,成为了迷茫的大学生们的顺势选择。

对此,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的王馨老师谈道:“从2010年开始,考研人数便开始猛增,2023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更是多达474万人。市场对于学历的要求日渐严苛,为了找份好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挤破了头也要考上研究生。”实际上,考研、读研,并非一纸文凭那么简单,王馨表示,考研能力不等于读研能力,应试水平高的考生更容易“上岸”,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很好地应对研究生生活,有科研和创新的能力。

诚如王馨所言,不少正在读研或已经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学生都有着类似的感受:考上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实际学习和想象中不同,自己并不适合,也并不喜欢做学术,考研最大的功用还是个人履历的升级。与之类似,也有学生努力考公“上岸”,端上别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工作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体制内的工作。

“折腾”背后,是一些年轻人看不见明天的迷惘、困顿,究其原因或是“功利化学习”思维在未来道路与职业选择中的延续。“如果家长总喜欢‘以成绩论英雄’,天天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到‘如何考高分’‘怎样考证、考级’上,孩子就会被固化着成长,像流水线上的配件。”作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多个孩子的妈妈,李晓红指出,“孩子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构建和对自己成长的规划,自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学会考量现实社会,形成清晰的职业选择。亦步亦趋跟上他人的步伐,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务是他们能看到的使命。”

出于现实的考量,认为“考研、考公之路”最为稳妥,属于情理之中,但也要警惕盲目跟风。李晓红认为,家长和孩子应该在了解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慎重选择。

教育需“转念”,生活是本无字之书

“当下,‘焦虑’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公共情绪。”陈晨曦表示,自己虽然考入了中国顶尖的高校读研究生,但周围的同学都在拼命“卷”,毕业、就业、买房……压力很大。她坦言,在这样的困顿和担忧中,好像早就看不见曾经那些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了。

“读研最大的帮助是眼界的拓展和学历提升带来的能力认可,但跨过了这个门槛,未来能不能将专业应用、怎么在职场中经营,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能力。”已经毕业两年的研究生任尔筱结合工作后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现实中的天空并不是粉红色的,越早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可能会更容易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素质、积累人力资本,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和提高,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个人而言,不断提高学历的直接价值在于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从而换取更高的工资回报。如果为了升学而学,必然是学用分离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为了什么而学习,是家长最开始就要思考的问题。”李晓红指出,“有没有用”是现在很多家长评判“是否去学”的标准,只要是学习,一定会带来经验的增加,必然是有用的,区别在于“对什么有用”和“多久见效”。

为提高分数而学,学习的效果是最直观的,它可以非常简单地体现在每次考试的分数上,分数越高,家长越认可学习的效果。而这样的思维是需要警惕的,李晓红指出,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子女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试图用分数堆积出未来的幸福,必然是无法实现的。

分数、学历有其价值和功用,但它们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追求。“家庭教育需要‘转念’,很多真正能让孩子受益终生的东西被家长忽略了,这种错过是很难弥补的。”在李晓红看来,有很多“非考点”的技能或素质,如能坚持一生的运动、真正喜欢的兴趣爱好、自理能力与担当能力、稳定的情绪及包容能力等,应该从小培养。

成绩的“岸”有形、可触,而这些能力、素质的“岸”,却偷偷镶嵌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它们可能在引导和坚持下不断扩大,成为未来坚实的落脚点,也可能因为忽视而被淹没,成为缺陷和遗憾。

增强适应能力,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身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如何帮助孩子破除眼前的迷雾,确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李晓红表示,家长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有清晰的认知,结合自身家庭情况和孩子的个性需求进行综合考量。“规划未来一定是‘量身定制’,追逐热潮是不理性的。”

同样,有的家长对孩子预期过高,规划中的成长轨迹清晰且严格,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种剥夺。“每个孩子都有他适合的学习方式、擅长的领域,家长不能想当然地干涉孩子。”李晓红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社会变革很快,当下的热门专业、新兴行业,几年后可能已经不再是最好的选择,那些看似最稳定的职业可能也会面临诸多变化。所以,培养面对未来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通才’更容易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变化发展,学习能力比学习内容更重要。”李晓红建议家长做孩子与社会连接的“军师”,保持开放的心态,通过阅读书籍、关心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尝试最新的应用技术等,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和孩子一起置身于具体的、可预见的未来中,通过日常讨论,一点点地把关于未来的选项由少变多,再逐步聚焦。

实践出真知,了解过后,接触与尝试必不可少,在养育孩子的经历中,李晓红格外注重增强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感,包括喜欢的艺术创作、好奇的运动项目,还有日常的劳动、与他人的交际。“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世界是提升认知的最好方式。”李晓红认为,这些感受也将成为他们在未来做出选择时最坚定的理由。

“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大梦》中的一句歌词,让很多人陷入了沉思,追问“我是谁”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命题,关关难过关关过,可又该怎样判断那些追求的目标、做出的选择是否真的发自内心?

“智慧的家长会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的归属,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与容错空间。”李晓红笑着谈道,当一个人很幸福时,其实很少会产生“找不到自己”的困扰,他要走的路已经踏踏实实地在走了,想做的事每天都在进行着,身边也不断有人给予他正向反馈。这时候,他不会迷茫自己的未来在哪、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