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期(总第390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陈大伟:向教育最深处“漫溯”
■本报记者 夏应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教育导报》2024年第6期(总第3901期) 导报四版

1月8日清晨6:10,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起床了。这一天,他的安排很满,上午给两个本科班上本学期最后两节课,讲“教师职业道德”;下午要给成都大学承办的“高新区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上课。上午的课是陈大伟给本科师范生上的“最后一课”,从此之后,他就退休了。

背着双肩包出门,天气微寒,但暖阳初露,陈大伟并不觉得冷。从家前往学校这条教育之路,陈大伟已经走了41年。今天路上,他有些感概,看着熟悉的校园,提醒自己:“不会有多少改变,‘最后一课’也不要太煽情。”

陈大伟的课依据学生随机生成的多。今天给本科生的课上,陈大伟穿插了这样一些内容:“少做食指教育,多做拇指教育”;对处境不利的学生“多心疼,少头疼”;读大学可以恋爱,但最好不找老是抱怨的对象等。立足学生人生需要,围绕他们关心的话题讲接地气的真话,正是陈大伟两次当选为成都大学最受欢迎教师的原因。

下午,给校长班讲完课,又和两位研二学生讨论一番后,陈大伟走出了教学楼。他设想了一下明天的活动:上午到办公室评阅研一学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作业,中午和研三的同学讨论,下午参加学院小学教育领域研究生实践成果汇报会……他的教育人生不会因退休而中止。生活、工作、研究一体化,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正是陈大伟41年来,一直践行并努力向学生、同行表达和传递的教育状态、思想和愿景。

2023年12月27日,陈大伟拿到了退休证,上面写着他的工作时间:1982年9月—2023年12月。从一名中师生毕业到大学教授(专业技术三级)退休,工作历程平淡却厚重。颁发荣休纪念章的校领导对他说:“陈老师,羡慕你,桃李满天下!”

没有什么比“桃李满天下”更能让一名教师生涯圆满了。2023年12月9日,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为陈大伟举行了荣退仪式和“人因思而变”的分享会。一开始,陈大伟并不同意搞“荣退仪式”,“怕搞不好,怕麻烦,也怕引起不好的议论。”但学院领导坚持请他给师范生和在职的青年教师上“最后一课”。那天的课,200名学生“抢到位”,现场300多人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五六千人在线上观看。

在这堂面对众多师范学生、教师的“最后一课”上,陈大伟讲述了“教我思考的老师”“我的教育思考与表达”“以自身为审视对象”“我的教育失败与反思”,深情地回顾、真切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把自己作为案例教学

要从“提供思想”到“促进思想”

2023年12月9日下午两点半,“人因思而变——陈大伟教授荣退及40年教育人生报告会”如期举行。现场的参会人员,有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领导、师生,有成都、内江、德阳的校长、老师,也有他1982年在中江县龙台中学工作的同事,他任教的第一个初中班、高89届的学生,还有来自广东、贵州等地的客人。师范学院邀请了资深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周小山和周雪峰莅临指导,陈大伟请来了他的父亲——一位教他小学、初中的乡村老教师。

师范学院院长李敏充分肯定陈大伟在师范学院的工作后,陈大伟以推荐教育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作为报告会的开场,影片中音乐老师的退休场景让人感动,但陈大伟说:“我不是想让大家感动,而是想让大家思考。”他要在“最后一课”上,“把自己作为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呈现给线上线下的师生。

陈大伟以叶澜“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阶段”的教师专业分段做分析框架。他播放了电影《叫我第一名》,片中一位新老师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时说:“一位校长让我意识到当教师的意义,其他老师给我启发,别让我像他们那样。”陈大伟出示了一个有关新教师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过去教自己的老师的做法”,师范教育前的学习经历(非关注阶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资源。

陈大伟以自身经历为例,“我父亲改作文,在有问题的地方,他并不会直接改,而是在上面画个框,让学生意识到这里有问题,自己先思考修改。这启发和坚定了我的教学理念:教学变革的核心在于教师角色要由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的促进者,好的教学是促进思想而不是提供思想。”会上,陈大伟将父亲请到台上,为父亲献花,并给父亲一个热烈的拥抱。

在求学道路中,不少教师对陈大伟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帮助。高中语文老师罗官林就陈大伟所写的“我发现我的脸红了”,问:“你怎么发现自己脸红的?这里你只能感觉到自己脸发烫。”这使他意识到思维要严密。回忆廖升堂老师,“他没有教过我,但他对我的一次质疑给予了极大鼓励,并由此对我多有照顾。如果说我这辈子有一些批判精神,很大程度是受了廖老师的鼓励。”陈大伟说。

师范教育是教师成长的“虚拟关注阶段”。对师范生,陈大伟建议,此时的学习一定要有“代入感”,对所有教育现象都要想:“如果我遇到怎么办?”“如果我来处理怎么办?”对师范学院的教师,陈大伟建议:“一定要以身作则,因为学生正在观察你,学习你如何当教师。”陈大伟还回忆了中师求学时期的谢国泰、黄宣永、叶逢治等老师,分享了他们如何影响自己的教师认同、教育情怀和工作方式。

把研究作为常规

教师幸福生活来自“知行合一”

中师毕业后,陈大伟在中江县龙台中学任教。其间,他在原德阳教育学院读地理专科,首届毕业生上汇报课,学院邀请德阳市各区县的教研员来观察和评课。原计划班上4位同学各上一节,但有一个同学放弃,陈大伟就争取上了两节。

对于这次争取,陈大伟有这样的体会:“上成功了有成就感,失败了有贡献感,反正不吃亏”,同时,对公开课不要轻易批评,很多教学方式不能说错了,它只是不同教师的不同选择。这样的经历影响到了他后来提出的“观课议课”理念。

教学期间,陈大伟开始写作,他的第一篇文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教学思路》发表在《中学地理参考》1992年第5期,亮点是在地理教学中引进了数学证明和计算的方法。陈大伟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要用好学科交叉,学科交界处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教师的研究论文是做出来的。”用实践反思的方法,陈大伟为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的“地球运动演示仪”在1993年6月27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994年,陈大伟调到绵阳市实验中学担任教科室主任,开始了教师培训之路。边学边干,他主笔的《绵阳市实验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纲要》受到了当时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仁诚的高度评价。1997年,他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发表《面向未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同年11月,到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其间,他主持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的项目研究,撰写了《学校教科室要发挥好四种作用》等文章,发表在《中小学管理》等刊物上。

2001年,陈大伟参与的《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教师素质培训与实践》获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时任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周雪峰的推荐下,他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实验区研讨会上作交流。2002年,在时任副院长周小山的关怀下,陈大伟调入成都教育学院,先后担任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和科研处处长。周雪峰曾说:“陈大伟的武功在课堂。”这句话让陈大伟更清楚地定位自己。2006年,他辞去科研处处长职务,心无旁骛地深入课堂实践和研究,有了“观课议课”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推广,写了26本个人著作。

总结自己的成长经验,陈大伟认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是运用思想和行动结合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适美好。研究能够让工作变得不累,让行动更有质量和效率,如果只是“埋头拉车”,不会有好的效果。他主张工作、研究、生活一体化,把研究的方法用于生活,用创造性的工作为教师生活添彩。

周雪峰曾问陈大伟,一年要和多少老师交流,陈大伟说应该有5000人。陈大伟有些自得:“哪怕这5000人中有10%的人多少听进两句,他们回去有所改变,也会影响不少人。”周雪峰鼓励他说:“你再想一想,这些老师又要影响多少学生?要影响多少家庭?”陈大伟说:“这便是做教师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021年5月19日,陈大伟为老师们上分享课。

把课程作为根本

用有价值的课程育人

“从1982年到2004年,我从没想过‘什么是学生’这个问题。2004年,我听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讲学,他转述另一位教育家的话‘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我才思考什么是学生。”

陈大伟对学“生”有这样的理解: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同伴帮助和影响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成为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长,教育的特性是“农业性”和慢;学生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生疏感、陌生感和紧张感,有生长性,“一帆风顺的课发展价值不大”;课堂和教学活动要有生气,要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质量。

陈大伟自认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发表在2007年8月4日《中国教育报》的《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文中说,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也不是服务,“促进人发展的服务”只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学校的产品就是课程;要用课程评价学校和教师,办学的成就体现为课程对学生发展形成的增量。

用有价值的课程育人,从2006年起,陈大伟开始执教“教师职业道德”并进行课程建设,该课程先后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以自己执教的《三顾茅庐》教学为基础,他开发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如何选择?——以<三顾茅庐>教学与争鸣为例》被录入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

“观课议课”是近20年来陈大伟做教师教育的“课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基于教学的情境和关系,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陈大伟认为:教师最好的专业成长是观察自己的课,通过观察课堂—整理实录—教学反思—重新设计的方式助力专业成长,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美好的教学故事”。

把教训作为教材

41年教师生涯的“回头看”

41年教师生涯“回头看”,陈大伟特意讲了自己的一些教训。

一是擦黑板的故事。中师时期,陈大伟当班长,坐第一排。“只要有可能我就擦黑板。”他戏谑说,自己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干部”是擦黑板擦出来的。他在龙台中学上课,有一天,一个学生没有擦黑板,“我就在人家没擦干净的字上去板书……现在想起来,我的面目一定非常可憎。”再后来,“现在每一节课和讲座结束,我都把黑板擦干净再走。”讲这组故事,陈大伟是想提醒学校领导和教育管理者:“期待大家多包容一些年轻人的无知和狂妄。以我为例,幸好当时没有被投诉、被处理,不然说不定少了一个‘教学研究的专家’。”他也想提醒听报告的师生:要学会见贤思齐,要在不断反思中改变和进步。

二是对学生动手的检讨。当年的陈大伟也年轻气盛,一天早上,他情绪不太好,在学生食堂听一位学生骂自己脏话,就愤怒地打了这个学生。“当老师的一定要遵纪守法。现在,我还要再次向这个学生道歉!”他感慨地说,教师是情绪劳动,一定要控制情绪,情绪不好的时候尽量避免接触学生,“以免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替罪羊”。

三是对活跃的同学道歉。陈大伟在原德阳教育学院毕业后回到龙台中学,接手高二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和班主任。有老师要他注意班上几位女同学,“学习不认真,其他事情特别活跃。”先入为主,陈大伟也不重视她们。后来这几位同学跑来找他,说:“陈老师,我们以为换一个班主任会好一点,结果你还是那种目光,几次班级活动,我们那么努力,你一句好话都没给我们说过。”陈大伟由此反省:和学生接触,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新老师见到新的学生,一定要给学生展示新形象,给学生新希望。

陈大伟还表达了对所带研究生的歉意:“我没有读过研究生,没有经验,在严和宽的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平衡方面把握得不好。”

回望自己的教育人生,展望未来,陈大伟分享了一幅照片,上面题写着:“撑一竿长篙,向青草最深处漫溯,回眸见过的风景,满心的喜悦,满怀的幸福。”

 

评价

周小山:一个教师的“精神长相”

我谈三点感想。

第一,陈大伟之“狂”。什么叫“狂”?“狂”意味着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追求和主张,有鲜明的个性,这是一种美。

第二,陈大伟之“卷”。陈大伟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教师要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他身体力行、努力工作,去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陈大伟今天的分享会给我们一个启发——首先,岗位上要有效能感,否则你站不住;其次,在事业上要有成功感;再次,要对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感;最后,才可能实现生活上有幸福感。“四感”使得陈大伟“为师”为成了榜样,研究研出了名堂,服务受到了欢迎,以至于全国都有了影响。大家可以借鉴他怎么一步一步实现这“四感”。

第三,陈大伟之善。陈大伟获了3次奖,得了5万块钱的奖金。他把奖金捐给师范学院,作为给研究生教学技能比赛的奖励基金。这笔捐赠包含了陈大伟对师范教育的情怀和发展愿望。

由此看,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组织这个报告会是看中了陈大伟的“精神长相”。我理解一个教师的“精神长相”是什么样的呢?第一,个性鲜明,心灵自由;第二,善思善做,自立自强;第三,人格正直、人性善良。

我建议陈大伟继续做观课议课的研究。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构建出了观课议课的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内涵结构,以及工具和流程,形成了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体系。我希望陈大伟退休以后,好好做点国际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来说明中国特色的教研体系以及观课议课是如何不可替代的。

周雪峰:从“职业”到“志业”

陈大伟刚才说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想说,勤奋+智慧=成功。陈大伟之所以成功就是勤奋加智慧,智慧有先天带来的,有后天养成的,后天就跟勤奋密切相关。陈大伟勤学习,他无处不在学、无时不在学。他有一本书《影视中的教育学》,我们看电影就是娱乐,他看电影是在学习、在思考。

今天报告会的主题是“人因思而变”。陈大伟勤思考,他的大脑一刻也没清闲。他勤实践,一直在对现实的教育不断进行研究和改造,并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陈大伟还勤创作,他不断思考、实践的东西,经过提炼、归纳、理论化,很多老师正在从中受益。

我认为陈大伟最闪光的学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他对职业道德、职业幸福的研究深入,也接地气,对教师来讲特别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是他的观课议课,观课议课已是中国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品牌了。

我想说,其实他是不可能退休的。一个人的职业到了最高的境界,不仅是“事业”,应该称之为“志业”。这个职业里有他的志向,他乐此不疲。他退休,只是退出工作的一个体制化的组织平台。当他从这个平台退出,一定程度上讲,他获得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实践自由。我祝贺他获得了这种自由,相信他会用好这种自由,让自己继续全面地发展,并继续为教育、为教师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