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答疑
Q:我的两个孩子相差4岁,性格差异大,生活中常常发生争执和冲突。并且,由于个性不同,适用于姐姐的管教方法,在妹妹身上就无法奏效。如何协调两个孩子的关系,让她们和睦相处?
高祥:人的差异性是宝贵的,体现在不同的长相、经历、个性和爱好上。每个家庭成员首先是个体,然后才是“父母”和“孩子”,我们应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欣赏各自的特点,通过学习对方擅长的事物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家长可以将争执视为学习和沟通的契机。在家庭或团体中,要允许争论的存在,我们可以针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碰撞出更多的观点和思路,但争论只限于问题本身,要避免人身攻击和伤害性语言。在家庭和团体中,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保持平等、尊重、友爱的氛围至关重要。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允许张扬个性的空间,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保持自我特性的同时,学会团队合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家庭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和谐社会氛围。
Q:我的孩子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现在与我无话不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是不是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愿意对我敞开心扉?我应当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沟通?
叶德元:家长要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防备逐渐增加的过程,尤其随着年龄增长,交友重心可能发生偏移,家长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而非仅凭自己的意愿去要求。
不要过度强化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标签。青春不代表叛逆,而是珍贵的时光。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允许孩子学着长大,经历试错,并以陪伴为重,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只有这样,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他们才会主动寻求父母的支持。针对青春期叛逆等问题,研究方法不如研究人,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信任与连接,才能引导他们表达真实自我,适时成长。
Q:在学习上,我尝试过将主动权归还给孩子,遗憾的是,孩子在获得自主权后,并未学会自我管理,甚至偏离了我的初衷,但是,他在学校表现不错,为什么我的教育方式对他不起作用?
叶德元:任何事物若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都容易失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关注他的每一次进步,避免与孩子形成对立局面。既然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好,说明他信任并愿意配合老师,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忙,家校合力解决问题。
教育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久耐心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看到孩子的进步与付出,积极借鉴他人的有效方法,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手段。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挫折与挑战,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陪伴他们共同渡过难关。
高祥: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个性化塑造,每个人因其独特性而无法完全复制或遵循他人的既定轨迹。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家长要避免为孩子设定一个我们认为正确且理想化的框架,更不要用我们自认为合理的期待,去束缚他们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