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票!他居然得了26票!”一位男生惊呼道。
这一天,是我们班改选中小队委的日子。参与竞选的孩子,都要进行竞选演讲和投票。此刻,轮到天天(化名)了。
天天显得很不自信。他战战兢兢地站在讲台上,向我尴尬一笑,拿出讲稿,说:“我想竞选劳动委员……”他认真而又紧张地讲述着自己竞选劳动委员的理由和优势,时不时看我一眼以确认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这两分多钟的时间,既短暂又漫长。语毕,他快速跑出了教室。
大队委转头看向同学们,说:“同意天天当选劳动委员的同学请举手。”待大队委统计完票数,她郑重在黑板上写下“26票”,大家抬头一看,接着就是那位男生的惊呼和突然间如雷鸣般响亮的掌声。
天天闻讯跑来,看着黑板上的结果,显得不敢相信、眼泪都要掉下来的样子。作为旁观者的我,感受到了他的复杂的心情。他落座后,盯着“26”看了好久。也许,此刻的“26”在他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数字,而是大家对他所有努力的认可吧。
这些年,曾经是“刺头儿”的天天是如何一步步赢得同学们支持的?故事得从三年前的一天讲起。
那天下午,五六个男生突然冲进我的办公室。“他太烦了!我们在那里玩得好好的,他非要来推我一把!”一个男生说着,其他男生七嘴八舌地补充。天天在一旁,低垂着头,眉头微微发抖。
此刻,让双方冷静下来是第一要务。安抚过他们后,我说:“你们能冷静地说说发生什么事了吗?”几个孩子开始“控诉”天天的行为,我听了也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低声问天天:“你是想要和他们玩,对吧?”
得到理解的他,带着哭腔回答:“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不想跟我一起玩。”
“刚才听了他们的话,你知道原因了吗?”我追问。他若有所思地点头,我继续说:“你拍、碰同学或者他们的东西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对吗?”他继续点头。
“这样下来,他们愿意和你玩吗?”听了我的话,天天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他们都不愿意,他们更不喜欢我了!”
“怎么才能让大家愿意和你一起玩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可以吗?”他的表情不再凝重,而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其他孩子。
充分尊重孩子的互动有效果了。其他孩子仿佛有了责任感,开始给天天“献计”,他们表达:应该学会倾听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包容接纳他人,才有可能获得友谊。
当然,天天的问题并非这一次谈话就能彻底解决的。治标治本,我还得更全面地了解他。
第一步,通过约谈、家访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我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我大致理清了天天行为背后的原因:父母年龄较大,他是家里老二。平时妈妈管得多,但因为他从小调皮,一惹事,他妈妈就打他一顿。于是,他形成了“惹事——挨打”的问题解决模式。反正动不动会被打,那就到处惹吧。这样至少有人会有反应,无论反应好坏,都挺有趣的。
第二步,发现他的长处,给予家长教育引导孩子的信心。经过观察,我发现天天是个很有目标感的孩子,他想做的事,他能持续很长时间、不受外界影响直到完成;他热爱劳动,班上的卫生他总在时不时进行清理……每发现一个值得表扬的点,我都会及时向天天妈妈反馈,坚持鼓励她,坚定她的信心。天天妈妈逐渐意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的迟滞,于是,她开始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主动买书看,主动和我交流改进方法,反馈亲子关系的进展。
第三步,给他持续输入人际交往的方法。我和天天成了朋友,做到真正接纳他、用心关爱他。我们每天一起吃午餐、一起散步回教室,分享彼此的故事,谈论与人交往的方法。慢慢地,他开始践行这些方法。
首先,他和别人打招呼,不再以动手的方式;想参加游戏,试着先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如果对方不愿意,他就离开去做其他事情。然后,他主动为班级做事,没事就拿个扫把打扫卫生,帮班级搬运资料、发练习册等;当同学对他说了不礼貌的话,他也尽量控制情绪,少反驳、不反驳,这样,他与人发生矛盾的次数越来越少。进入五年级以来,我明显感受到天天对事情本身和自我行为的思考越来越清晰。因此,他在群体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越来越被认可。
从孩子们冲进办公室“控诉”到这“26票”,天天努力了5年。而我,更是天天从一个群体中“刺儿头”变身为社会适应力良好孩子的推动者、见证者、参与者、陪伴者,我愿意就这样陪伴他们一起在挫折中、在幸福中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