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49期(总第394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巧用“语言的艺术”,变“消极”为“积极”
本报记者 马晓冰
亲子谈心社《教育导报》2024年第49期(总第3944期) 导报一版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不免会遇到学习、社交等方面的难题。“如果您的手里只有‘钉锤’,那看什么都像‘钉子’。”唐远琼建议家长带上尊重、共情、倾听等“工具”来处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理解与运用,唐远琼在具体的场景中分别模拟了“消极”“积极”两种回应方式,希望家长在对比中体会差异,反思自己平时的沟通方式,用更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

场景一: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绞尽脑汁还是解不出来,想放弃。

消极的家长:你真的努力了吗?没有努力了还做不出来的题,这点困难你就要放弃怎么行?今天你一定要做出来,有这时间纠结,不如快去解题!

积极的家长:来,让妈妈看看,这道题是挺难的,你已经尝试了那么多种算法,妈妈相信胜利就在眼前。而且解题也是需要灵感的,你可以先休息一下,把它暂时放下,去做其他的事,换换脑子,说不定再回来解它时就茅塞顿开了呢!

场景二:孩子回家“怨天怨地”,吐槽老师、同学的不是,连楼下的小狗叫了几声也令他烦躁。

消极的家长:我简直想不通你一天到晚有什么可烦的,就非得全世界都围着你转,你才高兴是吧?

积极的家长:妈妈理解你的感受,我专心做事的时候也对声音特别敏感。是不是这种烦躁的感觉让你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其他不开心的瞬间?没关系,说出来就好了。妈妈知道你并不是真的讨厌老师和同学,如果在学校里产生了小误会、小矛盾,你可以及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别人才会明白你的感受,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场景三:到了周末,孩子只想睡懒觉、玩手机,但家长希望孩子多做些户外运动。

消极的家长:你看看你们班有没有其他同学像你这样睡到那么晚都不起床的,你也太不自觉了!下午必须出去运动一下,不许待在家里玩手机。

积极的家长: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妈妈特别想出去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陪妈妈去好不好?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去哪里、玩什么吧。你有什么推荐吗?妈妈跟着你走。

场景四:因为第二天的考试,孩子紧张、担心得睡不着觉。

消极的家长:这点小事儿就睡不着了,以后你可怎么办。快睡,你越想越睡不着,不去想那些事,你都做不到吗?

积极的家长:没关系,明天只是一个小测验,它的结果不代表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水平,你轻松上阵、正常发挥,考成什么样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考试找到知识薄弱的地方,越早发现,才能越早去巩固它。来,跟着我的节奏深呼吸,一会儿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