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其语文作文题目因涉及领域广泛,贴合生活实际,引发众多讨论。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的新趋势,对当前的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启示。想要答好题,只学习书面知识已远远不够,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洞察力,为他们答好未来的“人生之卷”助一臂之力?
本期,我们邀请到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赵清芳,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语文教师、青羊区优秀班主任、高三毕业生家长叶美霞,从学习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给予家长更专业、更具体的指导与建议。
读题容易解题难,家庭教育也需“审”好题
语文考试后,今年的6道高考作文题目频频登上热搜,“真正的相遇”“答案与问题”“抵达未知之境”“被定义与自定义”等话题对学生时事热点的掌握程度、思辨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均有考察。有网友表示,题目看似简单,却不知从何下笔,考得越来越灵活了。
“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赵清芳对6道题目的共性评价。“题目材料简洁,基本没有审题障碍,没有故作高深和宏大,让人在心态上更容易接纳。”赵清芳指出,“平实易懂的题目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将考察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上,更考验学生能否在较为开放的写作空间中找准角度,明确立意,展现出判断力与表达力。”
“作文写作,不管题目怎么变,都会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文字功底。”家有高考生,叶美霞深有体会,“今年的题目难在思辨与创新,大家都能读懂题,考察的便是思考的深度、立意的新颖程度、文字的感染力。这些都是程式化写作的短板,孩子们日常的练习可能很容易让他们达到及格水平,但不一定能得到高分。”
命题的不拘一格让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叶美霞坦言,这也是女儿压力的一大来源。“孩子希望能在作文上有突出表现,就需要平时的沉淀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用‘爆发力’取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高考命题的新变化指向了日常生活中教育的转向。叶美霞认为,题目紧扣社会脉搏,也是对教育的启示,青少年不能成为“刷题机器”,他们需要触摸现实生活的肌理,感受心灵的碰撞。
“作文题目带来的思考将贯穿我们一生。它们既是考场上的试题,也是生活中的命题,人生的考场无处不在。”赵清芳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原点,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亦需转变观念,“审题”在先。
不做“绝缘体”,强化与现实生活的连接
以全国甲卷试题为例,题干指出: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如何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灵距离?该怎样建立、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主动思考。”叶美霞指出,“想在考场上有话可说,需要的是考生对生活的感知力、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启示家长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类比。”
“学习与他人相处,也是学习与身处的智能时代相处。”赵清芳表示,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孩子而言,拥有了“手机自由”的他们可能会迎来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也可能会走进更封闭的虚拟世界。“智能时代的我们,拥有了更便捷的生活,却慢慢失去了感知真实生活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警示:不要成为智能设备的奴隶。在屏幕上周游列国,不能代替用脚步去丈量山川;手机里的对话聊天,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拥抱与交流。”
赵清芳建议家长多围绕热点事件、世界格局、文化现象、人生哲理等与孩子展开交流,帮助孩子深入真实生活,不做被学习任务包裹的“绝缘体”,养成观察、思考和表达的习惯。沟通中,家长要学会“敲开”孩子的心门,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启发,切忌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替代孩子去思考。尊重孩子的个性化见解,也是家长洞察孩子内心的好机会。
学思结合,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各种智能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由人作为主体进行的观点表达、意义创造和情感交流变得更加重要。人与机器并非简单的虚实关系,而是在融合中相互调试、相互改变。怎样看待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如何应对技术对生活的重构?新课标 I卷以“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解答,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发出叩问。
看似简单的试题,却在追问宏大的时代命题,其背后是有关人类命运走向的思考。对此,赵清芳指出:“当信息的裹挟成为常态,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被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局限、不被‘键盘侠’的文字左右、不被精心包装的滤镜迷惑,需要我们擦亮双眼,用自己的思考去寻找答案。而这份可贵的思考,有赖于深度阅读和人生经历。”
在知识获取变得容易的当下,把目光停留在书本上是不够的。叶美霞认为,家长应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去引导孩子学习。她指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而扼杀这种自主性的‘天敌’正是满满当当的课外补习、死记硬背以及不停地刷题。当枯燥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体验,他们如何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积极意义?”
与其让孩子在“不得不学”中被迫习得知识,不如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去自由支配,在玩的快乐体验中、在对世界的感受中、在与社会和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去习得经验。
阅读与写作,积累重在平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赵清芳提醒家长,无论哪道作文题目,都能从阅读的累积中找到答案。古往今来的故事、名人圣贤的思想都可以化作灵感,为写作指引方向。这便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的作用不局限于学好语文学科。赵清芳指出:“语文是很多学科的基础,理解力、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归纳总结形成类比的能力,都有赖于阅读。教材的阅读远远不够,还需要广泛的课外阅读。”
“写好作文需要多积累素材,通过背诵‘临阵磨枪’是很多学生会做的准备,但我更希望他们将这些积累分散在平时的每一天。”叶美霞结合对女儿的辅导经历谈道,“平时,一家人多在一起看新闻、读杂志,学习一些优秀时评,让孩子多读各种类型的书,不仅是在做素材的积累,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文采,甚至形成自己的文风,这是‘临时抱佛脚’无法取得的效果。”
赵清芳则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深度阅读”,即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地展开阅读。如学习苏轼的诗词,不仅要了解人物生平、熟读背诵诗词,还可以读苏轼更多的作品、相关人物传记,或从诗词内容展开对时代背景、社会特征的追溯。深度阅读才会带来深度思考,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自我认知体系,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如何将所学所思,落到“笔头”上?赵清芳建议家长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相比,书面表达更加严谨,对思维的系统性、观点的逻辑性都有更高要求。在不给孩子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将想法、感受、观点写下来,不做字数要求,但需清晰表达。同时,家长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与进步,才能和孩子共同探讨。“这样的互动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进行,家长可以尝试一些更具灵活性的方式,如书信交流、观点互换、家庭辩论会、输入指令向人工智能提问等,帮助孩子实现由想到说、由说到写的转变。”赵清芳说。
延伸阅读
小学阶段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积累?
阅读有很多层次,有的阅读在于“长见识”,有的阅读能够“长知识”,还有的阅读能化作孩子的文化积淀。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拥抱书籍的“黄金时期”,叶美霞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为家长带来了一份阅读指导。
小学低段(6-7岁)
阅读重点在于解决识字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家长需注重孩子的阅读体验。在环境营造上,将书籍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书成为家庭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从轻松、有趣、文字浅显的书入手,由经典绘本、桥梁书进阶到短篇童话、寓言故事、成长故事。不用布置任务,重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不必要求孩子认识书中每一个字,能读懂意思即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共读,或将书中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小学中段(8-9岁)
阅读重点在于保持兴趣,将书本与生活关联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自主阅读,能做到默读、不指读和通过略读知晓大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慢慢将叙事性作品复述出来,再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孩子会很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家长可以邀请他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适当的情境中引导孩子将书中的场景、人物与生活联结,深化阅读体验。这个时期可以选择神话传说、动物小说、长篇童话,甚至长篇小说让孩子阅读。
小学高段(10-12岁)
阅读重点在于“读得多”和“读得好”
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可以深度理解文本,并能独立输出观点,发展出高阶思辨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读更有深意、更有理解难度的书,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可涉及的书籍类型和体裁包括但不限于科幻、人物传记、长篇散文、长篇小说。家长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多引导孩子思考,既可以围绕场景、人物、细节展开讨论,也可以询问孩子观点、感受和态度,重点是激发深入探究的意识。
低中高三个阶段并不存在严格的划分边界,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进行判断与调整,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提升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现有阅读水平进行引导,陪伴他们在阅读中不断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