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近期,教育部在贵阳市召开2024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明确指出,乡村教育是2024年基础教育四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有效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办学短板,提高治理能力。长期以来,乡村学校因小而“穷”、因远而弱,面临着条件简陋、生源萎缩、师资流失等诸多困难。穷则思变,裂隙也是光照进的地方,近年来,不少乡村学校在困境中积极求变,借助乡土优势,开发多方资源,打造“小而美”的教育生态。本报记者深入走访了3所有代表性的乡村学校,探寻乡村教育者的坚守与突破,展现乡村教育的别开生面。
清河小学 :“云端学校” 理想之地
清河小学学生在油菜花田中展示画作。
“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学校。”记者跟随广元市利州区清河小学校长廖中华从市区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这所利州区最边远的乡村学校。
下车时,廖中华汽车里程表上的数字刚好跳到82000,而3年前刚到清河小学时,他的汽车里程还不足1万公里。“3年开了72000公里,基本都是来回学校的路。”
清河小学地处金洞乡清河村大山腹地,夏秋季节,唐天峡山谷间晨雾缭绕、飘浮流动,远远望去,山巅的清河小学犹如坐落在云海上,当地人便把这所学校称为“云端学校”。
跨进校门,一个典型的乡村学校映入眼帘:三层楼高的教学楼,以旗台为界,分为上下两级的操场,围绕操场一侧,分别是教师周转房、学生住宿楼、食堂和卫生间。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介绍起学校的硬件条件,廖中华很自豪。学生宿舍配备的是实木上下床,学生可以洗热水澡;一个人工草皮铺设的操场,一个塑胶操场;还有一间“未来教室”。
2018年,清河小学在校学生仅12人,曾差点被撤并。经过利州区教育局充分调研后,学校被保留下来了。原因很简单:这里距离最近的三堆镇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如果学校被撤掉,学生只能去三堆镇读书,面临着需要租房或者没法上学的情况。
2018年底,现任三堆镇初级中学校长的董朝刚临危受命,从广元万达中学调任清河小学当校长。“要稳住学校,必须要有转变。”董朝刚调整办学思路,从改善硬件条件入手,办寄宿制学校,为学生提供“家园式的服务”。装修学生宿舍、美化校园环境、实行营养餐……董朝刚的努力,让学校有了变化,更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2020年秋季入学,学生回流,达到78人。
2021年,廖中华从董朝刚的手里接过接力棒,把办高品质的乡村寄宿制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小并不意味落后、弱小,反而应该是一种优势,小学校、小班是教育教学深度变革最容易发生的场域,更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容易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在廖中华看来,“村小就是弱小的代名词”这一观念正逐渐被扭转。
“教蕨类植物,带着孩子出校门就能观察。”2022年入职的教师杨丹很喜欢清河小学。在她眼里,这里反而是一片教育的理想之地,“既然我们有这样的条件,就不应该坐在教室里,应该发挥乡村学校的真正优势。”
“小班教学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反而走在了前沿。”张朝阳在清河小学工作了38年,在他看来,就像廖中华经常告诉老师们的话:小班化教学、差异化教学,乡村学校正是最好的试验田。
如今,清河小学吸引了30多个三堆镇上的学生前来寄宿,学校还多方联动,为他们开通了“红领巾公交”。
“不断去链接资源,以开放的心态去办学。”廖中华说。3月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旗下的“親基金”教育基金捐建的“未来教室”项目落户清河小学,为学校带来了价值15万元的教学一体机、桌椅、书柜等硬件设施和606套图书。每天晚上,清河小学的孩子们能在“未来教室”阅读一个小时。
“一所乡村学校,对乡村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是乡村的精神归属。”去年,清河小学还办了农民运动会,邀请村子里的老人、孩子一起玩游戏。最近,廖中华正通过利州区人大,呼吁保护和抢救乡村农耕文化,在学校建立一个乡村博物馆。
五星学校:大都市边缘村小的“排球赛道”
五星学校学生在操场上练习排球。
从成都市出发,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便能抵达蒲江县五星学校。这所大都市圈下的农村学校,现在有200多名学生。
校长李国刚告诉记者,学校所在的五星社区是蒲江地势最低洼的地方。每逢雨季,这里都会被淹,蒲江县普遍种植的果树在这里收成不佳,当地农民大多只能外出务工。
2016年8月,李国刚调任五星学校校长,当时学校还是一所九年制学校。2021年,经布局调整,五星学校变更为单设小学,在校学生随之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五星学校还面临着许多乡村学校的共同难题:教师流动性大,学校硬件设施较差。
李国刚做的第一件事是凝聚人心。他提出了“五星之师”评价改革,即育人之星、教学之星、服务之星、和乐之星、未来之星,不靠考试成绩评价老师。其中,“和乐之星”专门为55岁以上的老师设置,“服务之星”为门卫、保安、食堂员工设置,争取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获得荣誉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硬件改善方面,李国刚“到处化缘”:县文旅局添置运动设施,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援建开放书亭和劳动教育基地,县总工会和县妇联建成了教职工休闲书吧,县政协和爱心企业捐赠大量图书,建起了3间学生开放书屋……
“一定要用好资源,让学校变强变优,让社会看到投入是有回报的。”这是李国刚的经验之谈,而五星学校对政府部门和家长的回报,排第一的是“排球”。
2023年11月,五星学校派出6支排球队参加“奥运之星”成都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和成都市“三大球城市联赛”,参赛队伍全部进入决赛,并荣获4个冠军、2个亚军。
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在全成都市的学校里脱颖而出,这是几年前学校刚开始启动排球运动时没想到的。
“初中学生搬走了,留下了宽阔的场地;农村孩子嘛,有的是体力,无论跳高、跳远、打球都不在话下;更重要的,这些器材设备都不贵。”李国刚说,变为小学后,学校要找到特色发展之路,思来想去,体育最适合。2021年初,五星学校以“排球人生”课程,开启了特色发展之路。
“我们不去搞那些花钱多的‘高大上’项目,做排球就是为了学生身体好,同时学会一项运动。”秉持这样的初心,排球运动在五星学校实现了全覆盖:教室门口学生的排球一排排挂得整整齐齐,大课间的排球操成了亮丽的风景线。2021年9月,组建刚刚半年的五星学校排球队,就在蒲江县“爱成都·迎大运”中小学生排球比赛中一鸣惊人,男队、女队双双夺冠。后来,学校加强梯队建设,成立了10支排球队,近一半的学生成为校排队员。
“2022年的五星学校视力筛查结果显示,学生近视率比上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五星学校德育处主任杜济洋说。排球带来的信心,让学生学习也更加用心。今年7月,五星学校6支排球队将参加全国小排球锦标赛,排球队员们将进入更大的赛场拼搏。
“一定要起跑,不要总在赛道之外。”这是李国刚的看法。无论乡村教育的路有多艰难,学校该做的事情,都要创造性地去做。如今,五星学校主动对接四川工商学院体育学院,着力全方位帮扶提升,筹划开设游泳课,让五星学校的孩子都学会游泳,是这所位于“易淹区”的农村学校的新课题。
磨池小学:在城市夹缝中坚守耕读底色
磨池小学学生在菜园里开展劳动实践。
“我们是城市夹缝中的一所学校。”井研县王村镇磨池小学校长牟建国介绍,学校虽说是井研县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之一,却与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接壤。市中区有学生来这里上学,同样,这里的学生也会去市中区上学。
2018年,牟建国任磨池小学校长时,学生有近400人。6年来,学生人数逐渐缩减,目前有202名学生。
“我其实不太焦虑规模问题,学生人数没有大幅锐减,我们仍然要看到吸引力。”近几年,磨池小学一直都有学生回流。为何能吸引学生回流?在牟建国和学校老师看来,原因是学校教学质量好,老师们尽心负责。
让牟建国更忧虑的是农村学生的“离农”现象。如何让乡村孩子掌握基本的农事,守住乡愁?磨池小学选择坚持做耕读教育。
早在2014年,学校就根据地理条件及农村特点,将学校一处大约600平方米的空地建设成了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划分出了20块种植基地,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实践。教师依据农时带领学生种植蔬菜瓜果。同时,学校也带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现代农事。
无论是走在学校,还是走在王村镇的场镇、乡间,记者发现道路和家家户户门前都打扫得非常干净。
“学校对于乡村文明风气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牟建国介绍,磨池社区的环境卫生在全县都是数得着的。学校与社区密切配合,通过学生引导家庭爱护环境卫生。
磨池小学的学生家长大多在本地就业打工,早出晚归是他们的日常。早上刚过7点,就会有学生陆续到校,而下午6点后,有些家长才能来学校接学生。
学校没有条件寄宿,这些需要晚接的孩子该如何安顿?学校向社区求助,社区便建立起了“五点半”托管课堂。
“每天下午到了放学时间,我们就去把孩子们接到这里,通过开展文化学习、绘画、手工、种植和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童年的乐趣,同时也为很多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王村镇磨池社区党支部书记薛敏介绍,社区整合“童伴之家”、农家书屋等资源,打造“五点半”托管课堂,现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配备有文化学习室、心理健康辅导室、志愿者服务室、户外实践基地等。
其实,更让牟建国忧虑的是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以美术教师为例,学校一直都没有专职教师。学校现在的美术教师简荣即将退休,原本教语文的她从1998年开始就负责学校美术教学的相关工作。
“乡村的孩子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很强,想象力很丰富。”在简荣眼里,这些没有经过专业机构培训过的孩子,反而有更生动的美术表现。去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县上的农民画活动,还有学生作品入选展览。
“所有的问题都要去面对和解决。”牟建国说,就如同磨池小学的办学理念一样: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
记者手记——
这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代表了四川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带不同样态的乡村学校。他们面临的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困”与“机”,他们在新时代所坚守的教育初心,和找寻到的生长点,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当前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开放,这是在采访3所学校时我所强烈感受到的第一个共同点。这些乡村小规模学校开放的步伐比许多城里学校迈得更快、更远,校长办学思路更加开阔,更加勇敢地寻求社会帮助,链接一切有利资源,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学校的生长点。
“有一天乡村学校会成为稀缺资源”“乡村小学校也能有能量”,类似话语在采访中不断被校长和老师们提及。自信,是我感受到的第二个共同点,利用小班化优势,“像带研究生一样教学生”;利用在地资源,走进自然上课;“不搞‘高大上’,但认真踏实肯定能出成绩”,仅靠一颗排球带动学校走上冠军之路。
在3所学校的采访中,我们同样看到很多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淳朴乡风的日益变淡,乡村文化的渐行渐远……但所有的学校都在坚守乡村学校的办学初心:守住乡愁,为学生托底,为乡村托底。筹建乡村博物馆、收集散落的山歌、让“离农”的学生重拾农事、让“留守的孩子”有人陪伴……学校从不放弃学生,乡村学校也从未远离乡村。
有坚守的初心,有开放的姿态,有迎接未来的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乡村教育的未来不会迷茫。
专家点评——
回归教育本质 迈上发展“正道”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焦蒲
乡村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强国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2021年以来,在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相互作用下,四川加速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快速削减,保留下来的这类学校均属于“必要的”和应当办好的乡村学校。在以上3所小规模学校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
乡村学校更有可能成为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理念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场地。乡村学校发展不与城市学校比拼通常意义的分数,这并非乡村教育另辟“赛道”,而是回归教育本质,迈上发展的“正道”。案例学校通过营造温馨校园,实施小班化教学,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观察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体育项目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生体质,降低了近视率,体现学校教育真正的高质量;引导学生在农村的真实情境下学习农事技能,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增强了乡土文化与家国认同。这些实践创新,是城市学校在追求规模效益背景下难以企及的,正在成为未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态。
办好乡村学校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的支持。乡村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案例学校与社区合作共建托管课堂,接受企业捐赠建设开放书屋,联合开展农民运动会等,这种教育资源整合与校地互动,不仅让学生得到切实关爱,丰富了课余生活,减少了部分家庭租房陪读的负担,也使学校成为社区文化中心,引领和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实现赓续传承。
当乡村学校的发展与乡村的发展实现共生融合,学校就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而是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系统中,师生们将在其中获取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意义,这种有根有土壤的教育活动正是乡村教育的价值所在。当前,我们所看到的乡村教育的希望,更多有赖于热爱乡村教育、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的坚守和社会各种力量的深度参与,今后,还需要将这种实践力量转换为制度层面的保障与支持,方能持久激发乡村教育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