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优势特色,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将石油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各环节
■本报记者 陈朝和
关键课程·蜀你行《教育导报》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一版

“走进研究院工作一线实地探访,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石油精神!”6月21日,西南石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汤尧和同学在参加了一堂“上在油气田旁的思政课”后,感慨地说。

当天,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走进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广汉),在老师的讲述中,探访陈列馆、实验室和钻井实地,完成了一堂以“能源文化”为主题的大思政课。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国家战略,强化特色思政课建设,像类似“上在油气田旁的思政课”这样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活动,成为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院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更好地打造学科特色,培养更多特色人才。”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德刚说。

“思政赛道”铺就教师成长“快车道”

在2023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特等奖,在2023年四川省思政课教师“精彩一课”讲课比赛获特等奖,在2024年四川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一等奖……近两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获殊荣、捷报频传。

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能保持高水准,得益于西南石油大学以“思政赛道”为代表形成的浓厚教学氛围,思政课教师在校内成长、校外出彩。

这是一条怎样的赛道?

就在6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学举办了首届“梦蹊-课堂质量奖”思政赛道教学竞赛决赛活动。

决赛现场,7名思政课教师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讲授方式,同台竞技展教学风采。“老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思政课走‘新’更入‘心’。”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莉告诉记者。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全程观摩比赛并担任评委。

在西南石油大学,学校主要领导重视思政课教学,组织修订《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与教学质量奖评选办法》,设置本科教学“梦蹊-课堂质量奖”,通过竞赛立标杆、树典型,深化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让“思政赛道”成为了一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水平的“快车道”。

“‘思政赛道’不限年龄,实现学校思政课教师全覆盖,以教学理念、教学气质、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等为主要观测点,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张莉介绍。

打造极具“油味”的大思政课体系

作为“上在油气田旁的思政课”的授课教师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笛告诉记者:“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真正走进了社会大课堂,同学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石油精神的内涵。”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突出石油高校优势特色,将石油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打造极具“油味”的大思政课体系。

学院将石油行业最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建设特色一流“课程群”。目前,学院1门思政课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思政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18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5个案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在打造精品教学项目中,学院开设“思政课社会实践”必修课,与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玉门油田老君庙一号井遗址等签订实践基地65个,打造“石油精神谱系大家谈”“学石油会战史、立兴油报国志”等实践品牌17个,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打造实践学习特色线路8条,用好社会实践“大课堂”。

此外,学院还组织编写、打造以铁人王进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凯等先进人物事迹为代表的案例资源库。目前,资源库共有教学案例300多个、《石油精神口述史》12部、《石油会战史纪实》8部。同时,学院还建设以《石油摇篮文化》、老君庙油矿、“石油志·西柚志”教学视频库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精神资源平台,组建“行业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团队”,出版以《石油精神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等为代表的理论研究著作,构建起了思政育人“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