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5期(总第3960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内江市东兴区乡村学校共探振兴之路——
从“1”到“1+N” 打造乡村教育新样态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教育导报》2024年第65期(总第3960期) 导报二版

“我们想做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想开发大树文化校本课程,可是学校老师年龄结构两极分化较严重、专业结构不健全。”近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内江市开展联盟学校巡导活动,东兴区永福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千梅,站在学校的百年老树下,对联盟专家袒露了乡村学校的理想和无奈,“生源越来越少,乡村学校发展路在何方?我们期待‘1+ N’的乡村学校联盟模式能够帮助学校有所突破。”

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2019年加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得到长足发展。随后,区内的永福镇中心学校、白合镇中心学校、新江街道中心学校、团结小学、育英学校等兄弟学校,与之结成了“1+ N”小联盟学校,连点成片探索乡村学校振兴之路。那么,椑木镇中心学校是如何利用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资源推动发展?县域“1+ N”小联盟模式又该如何运行,才能真正实现共同进步?近日,记者走进东兴区“1+ N”小联盟学校一探究竟。

“空杯”再出发,从优秀走向卓越

“2019年加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听了同行的分享、专家的指导,我对学校的办学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到了差距。”椑木镇中心学校是内江市第一所加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学校,该校校长刘燕告诉记者,2019年以前,学校通过迎接均衡教育省检、国检,教学质量一直在东兴区名列前茅,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对取得的成绩很满足。但与联盟其他学校对比后,她才发现,学校还存在“以分数论英雄”,课堂以“教师教”为中心,对学生个性发展缺少长远的规划和认识,原来的校园文化也存在杂乱无体系等问题。

于是,椑木镇中心学校发起了一场“学联盟思椑小”的专题讨论。围绕“乡村振兴我们能做什么?学校发展我能做什么?课程改革如何下手?培育创新还有哪些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畅所欲言。“从此,我们开启了教育感性到教育理性的发展之路,以更加宏大和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办学方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刘燕说。

四川省优秀校长、特级教师刘川,作为椑木镇中心学校的联盟指导专家,多次到学校“把脉问诊”。他建议,学校用“空杯思维”重新规划学校的发展,“所谓‘空杯’,即清空过去的荣誉,但保留好的思想、做法和经验。”按此,椑木镇中心学校从抓班子成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大胆放权,激发学校干部和一线教师的热情,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本着“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课改思路,实施“五育”融合,力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年,在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的巡导活动中,作为联盟专家,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唐方剑、四川师范大学劳动和实践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石峻走进椑木镇中心学校推门听课,他们一致认为,学校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做到了“以学为主”。经过探索,椑木镇中心学校正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

与此同时,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椑木镇中心学校在品德与社会、语言与文字、科学与创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自然与探究六大板块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今已形成了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于一体的“三级”“五育”“善爱”课程体系。学生不仅在校内进行古诗文吟诵、演讲、舞蹈、篮球、汽车模型制作等文化、艺术、科学的学习与探索,还走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研学调研等实践活动。

“1 +N”抱团,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第一次到椑木镇中心学校,只觉得这是一所优秀的乡村学校,如今看来已经有一种精致、卓越的‘味道’了。”2023年,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到校指导,联盟专家组组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东说,“学校应该思考如何发挥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兄弟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彼时,四川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完成了第一个周期的帮扶工作,正计划通过“1+ N”的方式扩大联盟辐射面和帮扶力度,助力更多乡村学校振兴发展。椑木镇中心学校和永福镇中心学校、白合镇中心学校、新江街道中心学校、团结小学、育英学校等学校抓住机会,成立“1+ N”小联盟。“椑木镇中心学校虽然是牵头学校,但我们与二级联盟校的关系更多是合作共赢的。”刘燕说。各校在联盟框架下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包括教学研讨、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同时,小联盟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为联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尤其师资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县域联盟学校之间的师资互派、联合教研等,有助于化零为整、取长补短。”唐方剑说。在2024年的巡导活动中,他和刘川多次建议东兴区小联盟学校坚持联合教研、联合师培、联合考评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学术互通、合作共进。

诚如专家所期待的,东兴区“1+ N”小联盟正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方式,积极推动各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定期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为各校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鼓励不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目前,小联盟学校共同申报了两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国家级课题。此外,小联盟学校还着手建立学生成果共享平台,共同展示各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获奖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一年来,校际合作频率的增加,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新江街道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利平说,“看到椑木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绩,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