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9期(总第396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电影《抓娃娃》的启示——
家庭教育不是一场“控娃”实验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69期(总第3964期) 导报一版

暑期档电影《抓娃娃》仍在热映,喜剧外壳下的教育反思带给不少观众笑泪交织的观影体验。影片讲述了白手起家的马成钢在对大儿子马大俊教育失败后,试图通过“穷养”将小儿子马继业培养成合格家族接班人的故事。

该电影被称作“育儿版《楚门的世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后,揭示出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观念。对照现实生活,值得家长反思与警醒。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李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攀枝花市第七中学心理健康教研组组长江珊珊,从电影情节出发,分析现实问题,给予家长具体建议。

走进真实生活,别让孩子在“玻璃罩”中成长

居住在破旧、窄小的屋子里,父亲赶驴车进城打工,奶奶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省吃俭用才能勉强解决温饱。电影《抓娃娃》中,小主人公马继业在物质条件格外匮乏的生活中成长,他乖巧懂事,会主动分担家务;学习上进,待人也礼貌友善。

而他不知道的是,生活的穷苦,是父亲马成钢为他量身定制的“淬炼”。“大号”练废,养个“小号”。看着游手好闲的大儿子马大俊,马成钢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儿子马继业身上。他按照自己曾经的成长环境,打造了一个“景观式”的穷苦生活空间,并在地下室建起了一个精密运作的“教育工厂”,导演生活情境,监控孩子表现。

“没苦硬吃”的荒诞和“差点穿帮”的情节让观众忍俊不禁。笑声过后,也有不少人对活在“骗局”中的马继业心生怜悯。

“影片中的设定,反映了当下颇为普遍的教育现象:家长企图为孩子营造一个理想化的成长环境,却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李蓉谈道,这是一种“失真”的教育理念,家长以为的保护,实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在“玻璃罩”中看世界,孩子无法接触现实社会的真实样貌。

与马继业朝夕相处的奶奶其实是教育专家,左邻右舍都是各科老师扮演的,博览群书的叔叔、精通物理的阿姨和写得一手好字的大爷,都在见缝插针地给他传授知识……一切只为马继业能顺利考上好的大学。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在不同程度上试图给孩子建立一个“乌托邦”,认为青少年时期,孩子不必了解真实社会,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才最重要。

对此,江珊珊指出:“现实社会不是剧本,存在很多我们无法预料的事情。即使家长把孩子保护得再好,他们也总有一天要进入社会,处理和面对各种问题。”她坦言,当需要离开父母自谋生计时,很多成人也会表现出“没长大”的状态。这种心理上的不成熟,正是来自于实践经历的缺乏,对真实社会的认识不足,以及无法承受压力。为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力,家长也需克服“成绩好就是一切”的观念。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放手也是一种爱

影片中,马成钢非常重视小儿子的家庭教育,除了为其量身定制专家团队,他自己也在教育引导上下足了功夫:让孩子跑步上学,劳其筋骨;让孩子捡空水瓶、卖废品,苦其心志;把自己的鞋底弄坏,借机实行感恩教育……

马成钢对小儿子的期许,从“继业”这个名字上便可见一斑。为落实“吃苦教育”,他和妻子放弃豪宅,定居破屋,对儿子成长中的每一阶段都倾尽心力。而撞破真相后的马继业却没有“领情”,他流着泪说出内心独白:“你们一味控制着自己的孩子,让我觉得很窒息的同时,又让我觉得你们是爱我的。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下也冷。”

“一切为了孩子”是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只要能让孩子好,家长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知为人父母的爱子之心。但与此同时,我认为每位家长都应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为孩子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他所期待的人生是怎样的?”江珊珊表示,让孩子长成家长期待的样子,并不一定能使他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没有人希望活成复制品或附属品,家长也希望孩子能闯自己的一番天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减少包办与操纵,把人生的掌控感还给孩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来探索世界、发展自身的兴趣和才能。当孩子展现出独特之处时,家长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而非盲目打压和否定。”李蓉分享了一个例子:一个痴迷雕刻的女孩,读初一时,花大量时间雕琢出许多作品,件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然而母亲却认为她不务正业,影响学习,将她的雕刻作品、工具通通丢弃。孩子备受打击,情绪低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去上学。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通过探索兴趣爱好建立自我认同的阶段。家长此时的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兴趣爱好或许正是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李蓉说。

按部就班地完成家长设立的目标,只会徒增孩子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如果人生的剧目都被安排好了,我们还会有去努力的动力吗?”江珊珊说,“家长适当放手,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真诚才是“必杀技”,做彼此最值得信赖的家人

临近高考,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马继业撞见常年卧床的奶奶身姿矫健地打篮球,他大为震惊,不断追问。无奈之下,马成钢夫妇只好安排奶奶“下线”,办一场假葬礼,阻拦儿子知道真相,以免误了考试。可谎言终会被揭开,解开谜底的马继业对父母彻底失去了信任。

“马成钢在创造虚假教育环境时,忽略了人最重要的本性,即情感。”江珊珊指出,“尽管奶奶、街坊邻居的身份是假的,但马继业与他们的互动却是真的。人在互动中所建立的情感连接,是影响性格形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得知这些自己曾交付真心的人都是演员,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遇到问题、分歧,不坦诚沟通,利用成人在智识上的优势哄骗孩子;借孩子对父母天然的信任,引导他去执行父母的意愿,是许多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少年时的马继业曾展现出长跑天赋,被体校教练选中。这与马成钢的规划冲突,于是他想了一个“妙招”,表面上大力支持孩子,半夜却给孩子腿上涂上麻药,找人扮演医生,哄骗孩子得了一种“不能当长跑运动员”的病,迫使马继业主动放弃体校梦。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而情感的忽视和欺骗可能会导致亲子间信任关系的完全崩塌。”江珊珊说,“无法信任父母的孩子,更无法信任社会。还会因为不敢付出真心、不敢相信他人而内耗、焦虑。”

除了马成钢的错误示范,江珊珊还列举了一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会削弱信任关系的做法。

比如“言而无信”,家长夸大承诺,无法履行或忘记约定,会让孩子感到没有被认真对待;“双重标准”,家长对自己和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多孩家庭,孩子之间存在不公平待遇,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困惑和不公平感;“自欺欺人”,以成人的视角低估孩子,认为孩子小,容易哄骗,这样做会对亲子关系带来很大伤害。

真诚以待是亲子间互动、沟通的最好方式,李蓉指出:“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必刻意制造挫折,也无需逞强回避困难。在谈及‘家庭经济条件’时,装穷、装富都不可取,刻意隐瞒家庭经济状况,反而会令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或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需求。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相信孩子会理解和珍视家长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