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07期(总第400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培育新时代中学生的奋斗精神
■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 蒋伯瀚 唐国 何珊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导报》2024年第107期(总第4002期) 导报三版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可见,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中学生也应具有奋斗精神,为未来而努力拼搏。

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奋斗精神不足,表现为:自信心不足,难以面对挑战;适应能力较差,难以较快融入新环境;抗挫能力弱,面对困难容易放弃;沉迷于网络,特别是动漫和游戏,借其逃避现实生活;“一夜致富”“唯分数论”等错误观念误导其价值观……此外,错误的家庭教育也是导致学生奋斗精神缺失的一个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策略:

一、以学科教学为支撑,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夯实中学生奋斗精神之土壤。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充分重视中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奋斗精神元素,如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物、故事,将其融入学科教学,影响和激励中学生的奋斗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引导中学生走向奋斗之路。

以学科教学为例,我们尝试在教学中融入介绍数学家为真理奋斗的事迹。如希伯索斯努力奋斗发现无理数的过程;康托尔毕其一生为完善集合论而奋斗;怀尔斯10岁时立志解决费马定理,一生献身数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海伦·凯勒为学生树立了励志奋斗的榜样。这些榜样为推进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成长与奋斗历程,就是奋斗精神的绝佳教育素材。

二、以主题班会为契机,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压实培养中学生奋斗精神之责任。

主题班会是对中学生进行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班会课上,加强学生对世界形势、国家状况和共产党的了解,认识到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小我”和“大我”融会贯通,在人生追求和方向上才会有更大格局。

班会课《心中有榜样》中,教师一步步设问:什么是榜样?榜样有什么作用?榜样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艰苦奋斗精神?……让学生了解“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没有留学背景,克服艰难险阻,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系列基础性问题;“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年过九旬依然还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工作。

榜样的影响是无穷的,榜样就是具有刻苦努力、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的人。

三、以校家社共育为契机,发挥各平台的实

践功能,营造中学生奋斗精神之风气。

培养中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父母应该重视奋斗精神的教育,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学校是“校家社共育”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该将奋斗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影响、启迪家庭和社会。比如,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品德、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等,让所有人将其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中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优化网络教育环境,积极倡导具有奋斗精神的社会风气和正能量,加强舆论的正向宣传引导,给中学生奋斗精神的养成提供好的环境。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师一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与路径”(HDZX2023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