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法治素养竞赛上,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学生段宛昕、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学生姜皓月随队获得全国总冠军。
记者从泸州市教体局获悉这样一组数据:连续4年,泸州市共选拔24名中小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四川省决赛,获得省冠军8人,累计7人进入四川代表队参与全国总决赛并斩获佳绩,占四川代表队中小学段总名额30%。
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近年来,泸州市教体局紧抓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和赛事、筑牢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丰富法治实践“资源库”,“赛学践”一体推动学生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全员参与 以赛促学
宪法宣传开展“常态化”
12月2日,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何玥畦在国旗下的讲话中带领全校师生进行宪法晨读。“学校每年‘学宪法、讲宪法’师生参与度都达100%。”该校党支部书记王位敏介绍,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师生参与“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素养竞赛,获得过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像玉带河学校这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如今已成为泸州市中小学的常态。
“开始准备比赛的时候,我对‘宪法’这个词还有些陌生。”刚在全国总决赛获得总冠军的段宛昕说道。为了能更高效地打好宪法基础,段宛昕通过在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观看相关法治节目等方式,快速系统地掌握了宪法相关知识。
“我们通过课堂表现观察、法治知识测试、演讲与辩论能力评估等环节,精准选拔出对法治有兴趣且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泸州高中德育科副主任龙小海说,学校还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育教学活动等,为依法治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自2016年起,泸州市开展了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及赛事,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方式,深入宣传宪法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加深全市中小学生对宪法的理解。
多元教学 系统布局
筑牢法治教育“主阵地”
今年暑假,泸县城北小学学生一大早就穿梭在广场、超市、菜市等地,向过往行人发放普法宣传单。
以“礼”为办学特色的泸县城北小学校设有“法治晨读会”,学生利用晨读时间,每天背诵法治小知识,一年中“学法小达人”能熟记30多条法治知识。
围绕法治教育,泸州市各地各校争创活动特色,法治教学走向多元化、制度化。在合江县马街中学“模拟法庭”活动中,由学生扮演的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陪审员“沉浸式”参与庭审,近距离感受法律威严。泸县将青少年普法分为了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段、高中段4个普法年龄段,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形成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体验、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普法教育体系。
近年来,泸州市教体局统一部署,结合“一月一主题”普法清单,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与广大师生紧密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在开学典礼、入队仪式、班团会等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通过开展分学段的法律知识竞赛、巡讲、辩论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法治广播、法治长廊等方式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校园文化,筑牢学校法治教育“主阵地”。
部门协同 配强队伍
丰富法治实践“资源库”
12月5日,古蔺县彰德学校特别邀请了金兰花普法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学生普及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等相关知识。
在古蔺县,县教体局联合依法治县办、司法局,依托共享课堂资源,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联合检察院打造“纳爱·纽扣”课堂,依托“5 G+”共享课堂网络资源连接全县中小学校,实现法治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在泸州市江阳区,区教体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先后聘请了市区级公检法司相关部门99名同志担任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园)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法治副校长结合“世界环境日”“儿童节”等重要节点“以案说法”,积极参与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
近年来,泸州市多措并举建强法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泸州市教体局每年秋期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印发年度“法律进学校”工作方案,为全市40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在开展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在校园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学校法治建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