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马上元旦啦,学校要举办迎新春文艺演出,我是要登台的,你们可别忘了过来看我表演。”周六,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餐,上一年级的儿子炫耀着发出了邀约。没等妻子说话,我便满口应允。
“是的呢,我们学校也要组织迎新年歌咏比赛,现在天天练歌、排队形。瞧!我的宝贝嗓子累得快发不出声了。”儿子刚说完,读高一的女儿也跟着显摆起来。
眼下各个单位、学校都在通过各种文娱活动辞旧岁、迎新年,我想,家里不妨也因时制宜、因陋就简开展一场活动。于是,我说道:“等下我们组织‘首届庆元旦家庭诗词大会’,看谁关于元旦的诗词佳句掌握得多。”孩子们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催我立即开始。我知道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他们最爱的节目,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肯定都想要显摆一番。
诗词大会由我主持,比赛规则刚宣布完,儿子便率先开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堪称元旦诗篇中的经典,不承想儿子抢了“头功”。
女儿也不甘示弱,扶了扶眼镜,吟诵起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末了,她不忘提起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内涵。说诗中虽然没有写辞旧迎新的热闹场面,但是字里行间,诠释着诗人对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女儿的娓娓道来赢得了满堂彩。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妻子,见孩子们表现如此出色,忍不住从厨房走了出来,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曹植的《正会诗》,她告诉我们,古时,每逢元旦佳节,宫廷都举办盛大的“跨年活动”,设宴贺岁,君臣相聚,把酒言欢。听妻子这么一说,我也来了精神头,给孩子们普及,元旦佳节不仅宫廷会举办活动,在民间,人们也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热爱。像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就将当时人们欢天喜地庆祝佳节、迎新贺新的欢乐场景呈现了出来。诗曰:“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茆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接着,你一首我一阙,我们诵读起了唐代卢照邻的《元日述怀》和宋代宋伯仁的《岁旦》、黎廷瑞的《蝶恋花·元旦》,以及明代区越的《元旦》等诗词,可谓高潮迭起,欢声笑语不断。
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最后也没分出个伯仲,但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甚是欣慰,当即承诺,元旦佳节全家一起登高品诗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