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19期(总第401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AI时代,外语人才如何守住“饭碗”?
■本报记者 张玥 殷樱
《教育导报》2024年第119期(总第4014期) 导报二版

 

“都2024年了,学外语还有什么用?”“AI翻译软件的效率这么高,学外语会不会‘毕业即失业’?”刚入学时,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邹文杰常常听到外界对外语人才的质疑,这让他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和不自信,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充满了困惑。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各类AI翻译软件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掌握一门外语似乎已不再是一门“手艺”。在此背景下,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着较大挑战。如何应对AI的冲击,培养出符合时代所需的外语人才,成为各大高校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命题。

王铎 绘


AI时代,外语人才“不香了”?

外语人才并非单一的“翻译机器”

两年前,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的马永枝刚入学,也陷入了同样的困惑。面对需要从头开始的陌生专业、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马永枝对未来很迷茫:“我们是否会被 AI抢走‘饭碗’?学外语还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不止困扰马永枝一个人,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疑问:“1000字符的翻译,人工需要1小时,而各类翻译软件只需要不到一秒钟;专业的翻译大约是每千字300元,而翻译软件免费。除开效率和成本,难道人工在机器面前就没有任何竞争力?”

“我们的大数据模型已经在广泛应用,目前在细分领域翻译可以达到90%左右的准确率。针对日常口语化的表达,大模型翻译已经很准确了,只有一些垂域场景的个别专业名词翻译不出来。”一家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算法工程师姚锲(化名)告诉记者。

当AI技术卷入翻译领域,对职业译者产生了不小冲击。“水平低的翻译人才确实容易被 AI取代,优秀的高级翻译人才还是很稀缺。”从事外语翻译行业20余年的郑蒗告诉记者,人工智能虽然会对翻译人才市场进行“洗牌”,但还无法替代人工翻译,只是对职业译者的要求更高了。新一代的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能力、要懂AI技术,还需具备一些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确保翻译内容在专业领域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对此,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文学译者陈英也深有同感。她认为,翻译除了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外,还要讲究语境的恰当性。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要让“译文有情感、有温度”,这背后考究的是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敏锐的洞察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这是翻译软件目前还做不到的。因此,作为意大利语专业的教师,陈英在日常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AI时代,除了掌握扎实的外语能力,她也鼓励学生选修“小专业”,拓展知识领域,做一个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以此提升就业竞争力。

外语人才培养如何变革?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人才面临一系列冲击和挑战,但也不是简单粗暴地被取代。在AI时代,单纯掌握语言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外语+行业”成为未来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宫磊是西南石油大学俄语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同学们的担忧一直在他心里打转,“外语教育必须着眼未来,要尽快作出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培养能与人工智能协同共生的懂AI、跨学科、专业精的‘外语+’高水平‘数智人才’。”

宫磊的想法也道出了大多数外语专业教师的心声,外语人才培养变革迫在眉睫。对此,不少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已经开始行动。

“大语言模型的开发需要从语言规律本身去探索,而现有模型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这也是AI翻译软件缺乏‘人情味’的症结所在。培养具有扎实深厚语言学功底的外语人才或能弥补这样的不足。”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语言智能实验班导师代表李宪博表示,未来,外语人才需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侧重于从语言技能转向语言学知识和理论发展,为大数据模型的开发提供后端支持;二是侧重于对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之,学生不再是纯粹的“翻译机器”,而将成为更精更专、富有技术背景的综合型人才。

于是,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基础课上,提高了对语言学相关理论和语言技能自学的要求,将部分语言技能类课程转为实训课,增加课下项目性培训,课堂上则聚焦更具深度的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探索。在公共课上,要求学生学习微积分、社会科学中的统计方法等数理课程。在思想引领方面,为纠正学生对外语专业的认知偏差,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新生研讨课“走进语言世界”,邀请不同领域的语言学教师介绍研究领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语专业。

如今,随着对英语专业的深入了解,邹文杰发现英语专业不仅是学习语言,还涉及语音、语法、语用等多个维度。目前,他已具备一定的算法开发技能,自己的竞争力变强了,焦虑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不少高校也在加大力度培养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开放急需的外语人才。在成都外国语学院,目前已开设的本专科专业涉及16门外语,联合国官方语言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语言开设齐全。此外,学院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核心要义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实现听说读写译5类课程全覆盖。“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提升学生在语言运用、知识储备、跨文化交际3个维度的关键能力,培养能够在实际生活和未来职场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应用型外语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成都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刘鹰说。

成都外国语学院还注重在细分、垂直领域培养外语人才。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技术能力与语言能力并重的素养。学校已开设“工程技术法语”“医疗翻译葡萄牙语”“跨境电商意大利语”等应用型特色课程,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此外,学院积极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实习基地与项目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项目,如工程项目相关文件翻译、多语种跨境电商本地化运营项目等。

不惧AI,拥抱AI

打造“人机协作”的教学模式

记者在采访外语专业教师时发现,大多数教师对AI的态度是:“既不神话AI,也不拒绝使用AI。”大家认为,与其焦虑外语人才被AI抢走“饭碗”,不如主动拥抱AI,利用AI赋能外语教学,培养“外语+ AI”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更好应对挑战,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动求变,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模式变革。近日,一位特殊的助教走进了该校俄语修辞学的课堂,它就是智能 AI助教。课堂上,主讲教师杨丽新把“请将《沁园春·雪》翻译成俄语”的指令“喂”给AI助教,不一会儿就得到了答案。但是智能生成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精加工”。学生结合中俄文化差异,在 AI答案的基础之上进行完善,让《沁园春·雪》的俄语表达既符合本土语境,也符合“信达雅”的原则。据了解,今年《俄语修辞学》课程成功申报该校AI赋能新形态课程培育建设项目。学校还开设了石油英俄虚拟教研室,未来将更加深入地开展数智化课程建设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师肖开益也开始尝试将AI翻译引入到时事翻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数智化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比较AI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不同,从而查漏补缺。

在成都外国语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已融入外语专业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例如,在翻译类课程中加入机器辅助翻译技术、译后编辑等内容,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质量和效率。此外,学院推动外语教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学校的西欧语言学院携手科大讯飞完成了跨境电商法语知识图谱建设。

除了将AI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大数据模型开发能力也是另一种积极尝试。

“外语人才不仅可以成为AI的使用者,还能成为AI的设计者。”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智能实验班专项办公室负责人兼数理基础教师施宇星介绍,现在很多大数据模型公司招聘时更倾向于有数理背景、计算机开发技术的学生,对纯语言类的需求在变少。为适应市场需求,2023年,电子科技大学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在外国语学院开设语言智能实验班。该班级是选拔机制,从学院内选拔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必修课加入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语言智能工程项目实训等大量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实验班的所有课程作为外国语学院选修课开放,未进入实验班的学生也可以自由选课,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AI不会抢走你的‘饭碗’,但精通AI的人会。我们希望新的培养计划能够让学生成为掌握先进技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外语人才。”施宇星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