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房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张已微微泛黄的“新年贺卡”。
那年我带四年级,为了让孩子们在紧张学习之余,能感受到新年的喜悦与温暖,我决定在班级里举行一场新春联谊会。每个孩子可以带上自己喜爱的零食或者小礼物,与大家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联谊会那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个个兴高采烈,把教室布置得花枝招展,特别有新年的气息。桌子上堆满了自己带来的各种零食,有甜甜的糖果、香香的面包等,甚至还有家长亲手烧的糖醋排骨。我的讲桌上同样也琳琅满目,除了小零食,还有不少精美的贺卡,有的一打开还带着悦耳的音乐。
我每拿起一样东西,就会有孩子嚷嚷:“老师,那是我带来的,那是我的……”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自豪。突然,一张用白纸折起来的小卡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并不起眼,静静地躺在一堆五颜六色的精美贺卡里。我轻轻拿起来一看,封面用红色彩笔画了一个爱心,用美术字体写上了“新年快乐”几个大字,下面又写了一行“ Happy New Year”英文小字。打开来,卡片一面画了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旁边画了一些五彩的气球和烟花,另一面写了一句话和祝福语:“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长大后也像您一样成为一名老师。祝您新年快乐!”刚想问这是谁的,发现最下方还写着一行很小很小的字:“我的新年愿望: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这时,调皮的冬冬指向窗边角落一个位置,说:“老师,这是玲玲的,我看到她放的。”说完,冬冬捂着嘴偷笑起来,其他孩子突然也跟着起哄,笑声和言语里透露着嘲笑,如同一阵寒风,瞬间吹散了教室里原本的温馨氛围。
我顺着孩子们的手指看去,只见靠窗边那个又瘦又小、穿着朴素的玲玲红着脸、低着头,双手捏着书页,显得局促不安。我知道,玲玲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而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由奶奶照顾着。奶奶平时靠捡垃圾为生,玲玲平时几乎没有什么零花钱,更别说像其他孩子一样买贺卡和零食了。她只能自己用白纸画一幅画,做成了一张简单、充满心意又带着心愿的贺卡送给我。
那一刻,我的心被揪了一下。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高高举起那张用白纸折成的贺卡,告诉大家:“这是一张最用心、最有价值、最有爱心的贺卡!它虽然简单,却是玲玲自己花了时间和心思亲手制作的。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礼物并不在于贵重与否,而在于它所承载的真诚情谊。你们说,我们要不要为玲玲鼓掌呢?”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开始纷纷鼓掌,并抢着把自己带来的零食分给玲玲吃。玲玲抬起头用羞涩又不安的眼神看了我一眼。那时,我看到她露出了腼腆的微笑,也看到了孩子们之间那份纯真与善良。
那次之后,玲玲慢慢变得自信,也变得开朗了,其他同学也主动与她做朋友。她学习上刻苦认真,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如今,她已踏上工作岗位,果然如她儿时所愿,成了一名优秀教师。但每到新年,她都会发来真挚的祝福和问候。
而我,也一直珍藏着这张特殊的贺卡,它时刻也在提醒着我: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要保持一颗做教育的初心——“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