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24期(总第403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饼干味的“算术课”
谢小白
《教育导报》2025年第24期(总第4039期) 导报二版

周末带孩子回老家,车程两个半小时,大人聊聊天、打个盹儿也就到目的地了,可是,倘若要两名儿童规规矩矩被安全带束缚两三个小时,他们多半是会不耐烦的。

果然,一个小时后,5岁的儿子焦躁起来,各种坐姿皆不如他意。每隔5分钟,他就忍不住问一次:“还有多久到啊?”这种不耐烦在车厢里迅速传播,女儿也开启了抱怨模式。

我知道,只要把平板电脑给他们,我就可以获得解脱。但我也知道,与此同时,今后只要一无聊,他们就会向电子产品求助。

我翻拣背包,试图找些小零食,哄他们暂得一乐。突然,一包数字饼干让我如获至宝。这是我上个月出差返程时买的,结果一忙就忘了。儿子3岁时,尤其爱吃这种饼干,那时他每吃一块,就询问我那个数字是几,就这样,他认得了好多数字。

如今他长了两岁,识数游戏已经不能激发他的兴趣,得安排一些“踮起脚尖方能够着”的任务,他才乐意参与。近来,他有心学习加减法,经常主动向我们求教。不如“就地取材”,用数字饼干做道具,给他出几道算术题。答对了,奖励他吃小饼干;答错了,饼干就归出题人所有。

于是,女儿被我邀请来做“小老师”。女儿已经读四年级了,理想是当一名老师。眼下收了“学生”,掌握了命题权与裁判权,她自然兴致高昂。更何况,弟弟答错题,她还能吃到饼干。当然,饼干不能白吃,她也要尽好“老师”的授业解惑之职。

饼干味的“算术课”开始了,儿子连连得胜,一口气赢下十几块饼干。眼见10以内的加法已经难不倒儿子,女儿便有意杀杀他的威风,出题权重向减法倾斜,且纳入了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下,儿子开始抓耳挠腮了。见他百思不得其解,女儿又耐心地为他解答。

就这样,无聊和烦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后座上“咯咯咯”的笑声。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看着车窗外浪花般的云朵,心想:本是食物的饼干,却充当起玩具,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愉快时光,这何尝不是一种新型“食玩”呢?多年后,回想这段“食玩”时光,我们都会觉得“路途亦美好”吧。

更让我惊喜的是,女儿很快学会了“举一反三”。她提议,回程前先去超市买一包字母饼干。女儿兴奋地说:“妈妈,你可以用字母饼干抽查我的英语单词,我也可以用它教弟弟学拼音。……”看来,她已经学会了应对无聊。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电子产品之外,亦有快乐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