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27期(总第404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奇妙的扎染
洪雅县实验小学2023级5班 冯怡茹
《教育导报》2025年第27期(总第4042期) 导报四版

扎染,是一项非常奇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不久,妈妈带我去了大理,亲自体验了白族扎染的魅力。

一走进扎染小屋,我就被那些五颜六色的扎染作品吸引了。我开心地选了一个喜欢的帆布包,打算把它变成我的扎染作品。在老板的指导下,我先把湿漉漉的包布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绳子和橡皮筋,开始仔细地捆扎。我用左手按住布,右手绕绳子,再拉紧打个结,直到把布捆得紧紧的,像个“小饼子”。捆的时候,我心里紧张又开心,生怕把布弄坏了。妈妈在一旁看我这么认真,还提醒我:“别捆太紧,要留点空隙让染料渗进去。”

捆扎好后,包布就要放进板蓝根染汁里染色了。老板介绍,板蓝根是天然植物染料,染出来的布很适合小朋友用,夏天还能驱蚊呢。听了老板的介绍,我越来越期待我的扎染作品。

第一次染色大约要1分钟,让染料渗透进布里。我轻轻地把包布从染缸里拿出来,挂在空中,让它和空气充分接触。自己则站在旁边,紧张又兴奋地看着它,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只见包布的颜色开始变了,从原本的样子慢慢变成漂亮的蓝色,由浅变深,像一幅缓缓打开的图画。我惊讶极了,心里好开心。

第二次染色时,每个步骤我都熟悉了,自信地把包布再次放进染缸。大约30秒后,染色就完成了。

终于到了拆绳子和橡皮筋的时候。我拿起剪刀,小心地剪开绳子,再慢慢地拆掉橡皮筋。每拆一根,就看到一个新图案,有的图案像星星,一闪一闪的;有的图案像高高的山,很壮观;还有的图案像奇怪的画,特别有意思。我拿着自己的扎染作品,看了又看,喜欢得不得了。

晾晒一段时间后,我就可以带着这个亲手做的扎染作品回家了。一块白布变成美丽艺术品的过程真神奇,这次扎染体验也让我知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我爱上了扎染,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

洪雅县实验小学2023级5班 冯怡茹

指导教师 方敏敏

点评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扎染体验的全过程,细节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表达了对扎染艺术的热爱与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