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37期(总第405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自贡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学能力“强起来” 人才培养“优起来”
本报记者 王浚录
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市州行《教育导报》2025年第37期(总第4052期) 导报一版

编者按:《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近年来,自贡市紧紧围绕“扩容、强基、促改、提质”发展思路,加快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改革,建设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日前,记者赴自贡市,深入了解当地在此方面的实践探索。

 

不久前,自贡灯会助力“春节”成功申遗,让自贡人倍感振奋。自己的学生参与了2025年自贡灯会主入口灯组的设计与制作,则让自贡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自贡职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彩灯设计、美工、制作方向)教师潘雨龙深感骄傲:“从造型设计到裱糊工艺,学生们都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

能工巧匠的成长,既需要师者的匠心传承,又离不开校企协同的培养。作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彩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彩灯方向)首届硕士毕业生,潘雨龙把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机融入教学、实训过程。同时,自贡职校推行工学结合实习计划,学生每年进入彩灯企业跟岗学习1个月,打通从技能学习到产业应用的链条。

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中国灯城”以职教内涵发展回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待。

升级条件“硬支撑”

中职校内建起高等级赛事场馆

清晨的阳光洒向自贡,荣县职业高级中学能力提升一期项目开工了。大型机械协同作业,施工人员有序忙碌,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建筑面积近6 .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约4500个学位(实训工位),大幅提升学校教学与实训能力。

在富顺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富顺职校”)新校区,崭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实训车间、温馨的学生宿舍同样令记者眼前一亮。“过去,校园面积不足,实训场地拥挤,无法满足一些专业的教学与实训需求。”学校党委书记官忠华感慨地说,在2023年,投资1 .64亿元的学校改扩建项目(二期)竣工。经过改扩建,学校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还新增了烹饪、计算机、智能机械化等实训用房。

基础设施是教育发展的“硬支撑”。自贡市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真金白银用于职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除了线下的扩容、提质,自贡市还建成产教融合云服务平台,吸引全市所有职业学校和271家企业入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就在今年,位于自贡职校校园内的西南自行车运动中心即将竣工。这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自行车赛事场馆。“学校不仅可以为国际国内高等级赛事提供场地,还将依托基础设施优势,打造运动训练等专业,开设赛事策划、运动康复课程。”自贡职校校长胡池展望,学生可通过参加赛事保障、场馆运营等实践积累经验,实现“以赛促教、以教赋能”。此外,自贡职校计划与自行车产业链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提升专业“软实力”

守住传统之“魂”,插上创新之“翼”

“同学们,我手上拿着的是传统扁形宫灯。如今,自贡彩灯艺人仍在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照明技术相结合。”近日,在自贡职校彩灯虚拟仿真实训室,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彩灯设计、美工、制作方向)教师何明昊为学生讲解“彩灯的艺术与欣赏”课程。她勉励大家,作为新一代彩灯传承人,既要守住传统之“魂”,又要插上创新之“翼”。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会拥有独特的工艺体系和文化内涵,但自贡彩灯行业长期存在人才断层等问题。如何以专业建设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传承发展?自贡市教体局高教职教科科长徐姝介绍,自贡市引导中职学校围绕低空经济等地方新兴产业与彩灯、盐帮菜等特色文旅品牌,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社会文化艺术(彩灯设计、美工、制作方向)等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20余个,停办、改造传统专业30余个,专业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匹配度进一步提高。

以荣县职高为例,荣县陶泥资源丰富,全县超过3万人从事土陶产业相关工作,该校于2023年开设了陶瓷工艺专业,致力于培养能从事土陶艺术品、装饰品、日用品设计与制作的专业技能人才,助力荣县土陶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自贡市还在全市中职学校重点建设5至8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10至20个市级特色专业,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提升。目前,富顺职校已建成建筑工程施工和计算机应用两个省级名专业,以及智能建筑省级名实训基地,形成了建筑、计算机专业集群,通过名专业引领、名基地支撑、集群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学生"真本领"

课堂即工位、作品即产品

“这种构件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我们还可以循环使用这块构件,减少建筑垃圾。”在富顺职校智能建筑实训基地,该校建筑工程系系主任赵乾坤正为学生讲解装配式建筑的安装过程。

赵乾坤告诉记者,近年来,建筑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对学校专业教学提出更大挑战。2023年,该基地建成后,实训不再与技术发展“脱节”,学生既能通过仿真模型学习业内前沿知识,还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更好地消化、吸收行业新技术。受益的不只是富顺职校学生,该基地还成为了南江县、长宁县职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

对于建设集实践教学、真实生产、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自贡职校也在持续探索。“我们坚持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改革,将实习实训从‘模拟场景’升级为‘真实生产’,构建‘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体系。”学校党委书记古德胜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说到,该专业实训车间引入企业真实生产订单,学生参与数控机床操作、产品质检全流程,实现“课堂即工位、作品即产品”。

当前,自贡市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60个、“厂中校、校中厂”11个,有力促进了工学结合“双元”育人。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表示,下一步,自贡市将继续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职教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