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45期(总第406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育部发布两项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教育导报》2025年第45期(总第4060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讯(记者 何元凯)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旨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该指南细化了各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通过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形成“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育科技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人机协作能力、人工智能素养及社会责任意识。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扎实开展,该指南围绕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及教研支持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旨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安全规范使用,加速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创新教育生态,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该指南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应用原则与典型应用场景,要求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不同使用主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任务复杂度以及本地资源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实施模式,有序推进相关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

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