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7期校园周刊(总第337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变脸”“滚灯”到“课程融合”——彭州市隆丰小学川剧特色教育小记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7期校园周刊(总第3374期) 导报二版

《变脸》《滚灯》《趟马》等经典川剧节目,都是学生的拿手好戏;《川剧常识》《少儿川剧进校园基础知识》等读本,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教材;川剧脸谱、川戏锣鼓、川剧唱腔,已经走进了课堂,融入语文、艺术、体育的教学。……

在彭州市隆丰镇小学,川剧和教育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该学校,对其川剧特色教育进行了深入采访。

借力川剧,突破乡村学校发展瓶颈

时间回溯到2012年,当时,隆丰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其发展和大多数农村小学一样,受到教师编制紧缺、专业教师匮乏、师资年龄结构大等问题的制约。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学校的高品质发展,一直困扰着学校领导班子。

同年,成都市提出了“学有良教,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和要求,这给了隆丰小学一个启发:学校地处全国“川剧之乡”隆丰镇,每逢节日庆祝,不乏川剧的身影,为什么不借力“川剧”这一传统文化,通过川剧特色教育,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进而推动学校发展。

7年来,隆丰小学采取争取与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投入80余万元打造川剧校园文化。成立川剧艺术团,建设川剧表演室、化妆室、排练室等,购置整套川剧器乐及服装,聘请专家进行师资培训,编印川剧校本教材,在师生中营造了浓厚的川剧氛围,为川剧特色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软硬件资源。

艺术家+民间艺人,助力川剧特色教育

“地处偏僻的小镇,满校的墙壁上都贴着川剧脸谱,小小的校门也融合了川剧元素。”2013年,两度梅花奖得主、原成都川剧院院长刘芸第一次来到隆丰小学时,被该校的川剧文化深深吸引和打动。于是,她决定要帮助这所乡村学校搞好川剧特色教育。

以刘芸为首,王厚盛、马丽、彭潮益、蒋立芳等川剧表演艺术家、专家,相继成为隆丰小学川剧艺术团指导教师,定期到该校开展川剧教学指导工作。刘芸编排指导的《我是川剧小戏迷》在四川省中小学第二届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中荣获二等奖,多次应邀到成都市和彭州市表演。

隆丰小学校长何明春说:“川剧特色教育的开展,最关键的就是师资,有了艺术家们的指导,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干劲。”同时,隆丰小学还在隆丰镇当地川剧社聘请了川剧传承人钟昭贵、胡贞义和学校艺体教师一起开展学校川剧节目教学工作。

7年来,年逾古稀的钟昭贵坚持每周二、周四前往隆丰小学授课,他不仅指导学生,也会指导学校的艺体老师。看着学生从对川剧一知半解,到唱腔越来越标准,身段越来越正规,这位已经满脸皱纹的老艺人,总会露出欣慰又自豪的笑容:“川戏后继有人啰!”

在今年举办的“新时代小学特色化办学发展规划”现场研讨会上,刘芸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和隆丰小学,以及文莉名师工作室的合作,办好川剧进校园的“教师传承班”和“家长培训班”,让川剧影响更多的学生、家庭、社区。

川剧+学科,探求课程改革经验

“同学们,包公铡死了自己的亲侄子,你们觉得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隆丰小学语文老师李琴指着身边画着大黑脸、包公扮相的助教问学生。

“我觉得包公大公无私”“他有点无情”……学生们踊跃举手,各抒己见。

“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辨别人物的忠奸善恶,这正是我们上‘川剧+语文’融合课程《赏川剧“铡侄”,品人物性格》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李琴发现,在川剧融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都比常规语文课堂更加良好。

除了川剧与语文融合课,隆丰小学还依托川剧特色教育资源,结合当地和学生实际,开发了川剧与音乐融合:川剧音乐与节奏、川剧乐器;川剧与美术融合:川剧脸谱、川剧中的色彩与人物性格、川剧中的线条之美;川剧与体育融合:少儿川剧课间操、川剧形体等“蜀韵美”系列校本课程。目前,三四年级为实验年级,每班每周安排一节川剧校本课程。

“川剧表演中的身段、指法稍加改变,就能起到锻炼学生筋骨的作用,同时每个动作都包含着特殊的含义,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讲义气、感恩情等精神。”刘芸团队将川剧与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相结合,编排了《少儿川剧课间操》。

“我们希望以此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何明春介绍,隆丰小学将以川剧课程建设为切入口,逐步建立三级课程:基础课程(国家教材)、融合课程(国家课程与学校特色融合),特色课程(独立的川剧课程),探求一套课程改革的经验。同时,在刘芸等专家的指导下,该校已经开发出川剧教材《川剧常识》《少儿川剧进校园基础知识》等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