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5期(总第391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要做有力量的专业表达
——与陈大伟对谈教师专业写作
以写问道《教育导报》2024年第15期(总第3910期) 导报三版
【人物档案】陈大伟,原成都大学教授,现任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已出版26本个人著作,发表论文数百篇。【对话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2022级硕士生程久菊

程久菊:陈大伟老师,您好!我们知道现在您已经撰写过26本著作,在知网上能看到您发表了近200篇论文。您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写作经验吗?

陈大伟:简要地说,我觉得是“三多”,第一是多读;第二是多思考;第三是多实践。从写作的角度看,多读书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写作有力量。“有力量的表达”来源于一次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交流中,一位研究生说:“我们现在写的东西没有力量。”就此想一想,我觉得没有力量是因为读得太少,说话没有根据。《红楼梦》第56回曹雪芹借薛宝钗的口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由此可见,读书和学问在实践、交流和写作中的意义。

我的女儿读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和她一起读《论语》。读到初中,有一天,她回家给我说:“爸爸,我现在体会到读《论语》的好处了。我和同学讨论问题,想起《论语》里孔子的话,我就给他们说孔子曾经说过,大家就不好说什么了。”当然,让说话有力量不仅仅是要读书,同时还要注意让自己的话有实践的基础,有权威的证据,这样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会让别人觉得可信。

多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写作的点,特别是想投稿的报刊,你更要多读它们的文章,知道它们在关注什么,文章发表的要求是什么。2004年11月20日,我看到《中国教育报》正在做“素质教育大讨论”,我有些不一样的观点,当天晚上,写出文章发过去,我相信能发表。两天后,《中国教育报》就刊发了我的《重要的还是素质》,这是从写作到发表间隔时间最短的一篇文章。

程久菊:关于多思考,您曾经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过《人因思而变》的文章,里面有“为什么要思想”“经验之思”“教育哲学之思”“类比之思”等思想和内容。关于教师要多思考,您现在有没有新的分享?

陈大伟:《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次交流。孔子问子贡:“您和颜回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便能推知十个相关的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推知两个近似的道理。”孔子说:“您不如他,我和您一样不如他。”这大概是成语“闻一知十”的由来。在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子贡的谦逊,同时也知道备受称道的颜回有闻一知十的本领。闻一知十,是高明者(专家)的表现,也是成为高明者(专家)的一种途径。读到这里,我要思考的问题是:“颜回的闻一知十的本领是如何修炼的?”“我们如何去知?”我想关键在于问。学问学问,一方面是学会提问;另一方面是对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以此增进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在阅读和学习中,要“闻一知多”乃至“闻一知十”,需要我们自问自答,多问多答,问清楚了,想明白了,就有可以写的东西了。

程久菊: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问?能不能就您的写作举一些例子?

陈大伟:我在《寓言中的教育智慧》前言中表达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以为:一是要往开放处提问,通过提问发现新的可能性,对于寓言,就现有理解我们可以再问问“这则寓言的意义仅仅就是这些吗”“现有的理解是否还不充分”“还有哪些东西可能我们没有注意到”。二是往纵深处提问,用提问把自己思维的线条拉长,比如针对看到的现象,往前端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背后出了什么问题”,往后端问“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措施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应该准备什么”。三是往关联处问,在提问中发现过去可能没有发现的关系,获得新的认识,比如问一问“作者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动机,和他的人性观念、政治主张有什么样的关系”。四是往实践处问,问出生活的意义和实践的智慧,比如“这则寓言于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教育生活遇到的问题,能不能从学过的寓言中找到解决方案”……

再比如,当读到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时,我问:“这个公式到底在实践中怎么用?”由此,我比较了经历和经验的不同,提出从经历到经验的“经验之思”,改造原有经验的“反思之思”,并发表了《对教师成长公式的解读》。

再如,在一次听讲座的过程中听到一位专家“教育的产品是课程”的观点。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想问一问“关于这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有哪些”“怎样用好相关研究资料影响教师”。这促使我去研读相关文献,没有发现以此为题的研究文章。于是,我用3个月时间研读资料,写出了《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并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在文中,我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学校和教师用课程育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是为了学习者成长而创设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的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学习活动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教育评价要从分数评价走向课程评价,要评价课程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增量。循着这个问题,我持续发表了《学校的产品和教育的评价》《践行“课程育人”的两大路径》《教师即课程》《用课程育人:关于学校课程理解与建设的对话》等系列文章。

程久菊:关于多实践,您是不是建议老师们多做写作的实践,写多了自然也就顺手了?

陈大伟:是的,从发表文章的角度看,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就是不断地去尝试和反思,通过对实践写作的实践反思,提升实践写作的水平。这里的多实践还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以自己的实践作为写作对象。我写的东西很多是基于自己的实践,在我的《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中,前言的标题是“我把我的心唱给您听”。比如,我以自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出过专辑《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怎样观课、议课和上课》,写自己的实践是要写有创造和变革的实践,写对其他人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从文章发表的角度看,写文章不是因为我要表达自己,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对读者有意义。20世纪30年代,吴宓教授在清华大学给学生开了一门题为“文学与人生”的课程,他在教案上列出了课程目标,第一条是:“把我自己——我的所见所闻,我的所思所感,我的直接和间接人生经验中的——最好的东西给予学生。”这句话值得写作者共勉。

第二,要关注实践中紧要的问题。2003年春,我在一所中学和老师们交流,我问老师们:“你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满意吗?你们感觉到教师生活的幸福了吗?”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的表情立刻严肃,空气瞬时变得沉重。沉默了一会,一位英语老师站起来,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今天,我已经上过4节课了,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学会,我老是担心他们没有弄懂那些知识,所以,我要给他们讲。可是学生不领情,我想,如果学生能够学好我的功课,我的声音一直沙哑着都无所谓。”凡此种种,看到有的老师生活不幸福,我生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两个半月时间写出《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我把这本书送给我的老领导张仁诚校长,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大伟啊,我看到这本《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的时候,我忍不住流泪了,终于有人来关心教师的幸福了!”听了张校长的夸奖,我也禁不住流泪了。

第三,用实践者听得懂的话语来写。一个人的写作总会有一个基本的读者定位,我的定位是为一线教师书写,给一线教师看。《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的前言“风行水面,自然成纹”大致传递了这样的写作主张。写作时,不用老师们读不懂的话语,不讲对一线教师没有价值的话,致力促进读者思考和进步,这是我教育写作的一种追求。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PDTR2023-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