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03期(总第399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别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拔苗助长
周睿
七日谈《教育导报》2024年第103期(总第3998期) 导报一版

近日,有家长发帖称,某幼儿园家委会上,园方表示将从中班开始选拔孩子进入理科班。幼儿园开设理科班的消息一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感叹:“幼儿教育已经卷出了新高度。”

虽然事后园方解释并未发布相关课程通知,只是在研究阶段,属地教育局也第一时间派人员实地核查,未发现该园开设理科班,但此事件引发的舆论也让我们再次聚焦幼儿园“超前学习”、幼儿教育“小学化”等问题。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教育内卷加剧了家长的焦虑,在“剧场效应”的裹挟下,“抢跑”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线上”,家长们抱着“有备无患”的心态,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小学阶段的知识,为未来的竞争打下基础。于是,本该无忧无虑享受游戏时光、度过美好童年的孩子们,过早地面对学习的压力,承受着拔苗助长带来的严重后果。

家长重视孩子教育、希望孩子成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教育必须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他们主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与体验来建立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接触枯燥的学科知识,违背了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玩”相关的自然探索、游戏,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所说:“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安全地玩、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抢跑”的孩子不一定跑得更远。幼儿园超前学习的知识,在小学课堂上重新学习,会让孩子缺乏新鲜感,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失去好奇心和探索欲,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家长要调整心态,转变育儿观念,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别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拔苗助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自由地成长,你会发现,孩子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迎接挑战的勇气等,远比学了多少知识更加重要。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扭转家长的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幼儿教育“小学化”与社会竞争压力的传递、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以及单一的评价体系等因素有关,幼儿园“去小学化”还需多方合力。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推出新规,叫停幼儿园“小学化”,刚刚获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从立法上为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了保障。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切实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除了规范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小学初始阶段,要做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入学适应教育,真正做到“零起点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让家长放心。

每颗种子从发芽、开花到结果,都有其规律,儿童的成长也一样。让孩子像一颗种子一样顺应时节成长,才能结出更好的果实。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之路的重要起点,家长、学校和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孩子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符合其成长规律的环境中健康成长。